第(2/3)頁 老樵夫倒是爽朗,聲音也大,隔著對岸也聽得清清楚楚。 “跟你差不多,城里太吵太鬧呆著不舒服,到老家山水間釣魚挺樂呵,愜意的很吶。” 老釣魚臉上皺紋笑出了褶子,看的出來他是真享受這大雪天在山水間垂釣的日子。 一釣叟,一老樵夫,兩位老人并不認識,只是每天早上一個人釣魚,一個哼著山歌上山砍柴,隔著對岸每天早上打個照面,有時各忙各的,有時候隔岸喊上一兩句,各自享受著自己的愜意山水生活。 兩位老者都是平常人,剛才說的話也是彼此間的生活閑聊之談,但卻落在此時的江小白耳里卻有如大道雷音一般,突然在他混混沌沌的腦海中下了一道轟雷。 大道歸真,兩位老人都活了大半生歲月,歷盡紅塵萬丈,生活糾絆,晚年卻獨醉心于安逸清淡的日子。 這是一種理,也是一種道! 兩老者,一漁,一樵,互問互答,何其像道家典故中的《漁樵問答》! “漁問樵曰:“子何求?” 樵答漁曰:“數椽茅屋,綠樹青山,時出時還;生涯不在西方;斧斤丁丁,云中之巒。” ............ 樵曰:“昔日朱買臣未遇富貴時,攜書挾卷行讀之,一且高車駟馬驅馳,芻蕘脫跡,于子豈有不知?我今執柯以伐柯,云龍風虎,終有會期;云龍風虎,終有會期。” 樵曰:“子亦何易?” 漁顧而答曰:“一竿一釣一扁舟;五湖四海,任我自在遨游;得魚貫柳而歸,樂觥籌。” ............. 樵曰:“志不在漁垂直釣?心無貪利坐家吟;子今正是巖邊獺,何道忘私弄月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