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滿山春色勾起往事,難免有幾分惆悵難擋。 他說了這句,柳青眸子里閃了閃,卻并未答話。 王齊家默了默然,忽笑了起來。 轉(zhuǎn)頭看著兒子王承風(fēng)和柳如是,對旁邊的柳青笑道:“我在想,你什么時候把你的乖徒弟放手,讓你兒子早點(diǎn)娶她進(jìn)王家門,承風(fēng)都二十九了。” 兩人曾是夫妻,王承風(fēng)當(dāng)然也是柳青的兒子。 “王叔,說什么呢。” 柳如是淡然脫俗的臉上,聽了王齊家的打趣,難得有些羞急。 王承風(fēng)在旁邊,也似被自己老爹說的有些不自然。 有些事,看破不說破。 王齊家看了兩人的樣子,哈哈笑了起來。 柳青看著自己的兒子和徒弟,眉梢也露出些許笑意。 ……………. 而在另一邊,熱鬧的翡翠河上,同樣有一“王家人”出來踏青。 正是鬼谷子一脈的后人。 老爺子王道、孫女王玲香,以及門生王縱云三人。 那個被割了鼻子的中年人不在。 難得好節(jié)氣,他們就跟著那些熱鬧的游客,一起游山玩水。 …………. 而在大山里的某一處民族村寨,一個面色陰桀,相貌丑陋的中年男人,出了門,臉上帶著喜色。 他看著村寨里來往如許的游客,臉上露著邪邪的笑意。 “人真多,正好試試新學(xué)的玩意,真是讓人期待。” 在他的眼睛里,露著yin邪的光芒。 …………… 三月三的大山,實(shí)在熱鬧的緊。 壯族大型村寨有三月三歌會節(jié),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壯族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女子就拋著手上的繡球,以為定情。 侗家村寨三月三的清晨,姑娘們精心打扮后,提上精巧的竹籃,到菜園采來滿監(jiān)蔥蒜,在泉邊用水洗凈。她們排成一字長龍,站在水邊小路上,羞澀地?fù)]動籃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張望,等待情郎討取。此時山坡上早已站滿了人,里邊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后生討走了籃子。 而一群穿著整潔青布對襟上衣的小伙子,在人們善意的哄笑中,一個跟一個地走上水邊小路。這時,小伙子們當(dāng)眾向意中人討籃,得到者會迎來一陣“噢噢“的贊嘆聲,小伙子可與姑娘悄聲約定還籃時間。討不到籃子的小伙子會招來圍觀者“噓噓“的嘲諷聲,而后在寨旁山坡上對歌,以歌聲繼續(xù)尋覓知音。 其他少數(shù)民族村寨,也多是熱鬧的民族活動。 而城里來的眾多游客,則坐著小舟,流連于翡翠河岸的民族村寨里,縱情體驗(yàn)不同的少數(shù)民族風(fēng)情,很是愜意。 似乎整片大山都是一片歌舞沸騰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