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愈新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創造歷史,華夏內地電影獲得奧斯卡獎!》
《成華夏內地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影片!》
《華夏首部同時獲得威尼斯金獅和奧斯卡外語片!》
《正式定檔4月3日清明節假期首映!》
《下個月上映,3月15日開啟點映!》
……
第二天一早,陳愈醒來就看到了國內鋪天蓋地關于《入殮師》的報道,這中間有買的通稿。
當然更多的,還是因為奧斯卡的發酵。
華夏內地首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臥虎藏龍》雖然是華夏首部,但那是寶島和美國合作電影,政治意義不同。
之前的《霸王別姬》其實才是離最佳外語片最近的一部,但陳愷歌當時不懂操作,最后好像一票之差落選,成了他最大的遺憾。
“愈哥,厲害啊!”
張一謀也發來了賀電,還有周星弛、李揚、黃小明這些。
王佳衛居然也出奇的發了條短信。
看得出,一個奧斯卡確實讓很多人,對陳愈的看法變得不太一樣,這圈子說到底,無非就是混個人脈和地位。
奧斯卡在華人眼中的地位,在某些方面確實是要高于歐洲三大的。
不是因為獎項,純粹是市場。
北美市場,這是全球電影業最發達的一個區域。
能在這地方拿到獎項,本身就代表了實力和背景,所以一個個發來消息,也很正常。
陳愈一個個回復著,哪怕獲得了奧斯卡,做人也不能太膨脹,一直以來陳愈的心態都放的很穩,他可以看不起或對某些人不感冒,但表面上要維持的關系、做的工作,都是得到位的。
譬如張一謀、華宜、王佳衛等等,人家在圈子里確實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獨善其身畢竟只是理想,更多的還是和光同塵!
這不是怕不怕的問題,而是沒牽扯到利益,你好我好大家好。
除非當著你面惹你,不然按照陳愈前世和今生積累的人生經驗和性格,一團和氣是維穩的保障。
不觸及到利益,其實誰都是好人。
“4月3日首映……”
陳愈收到了余東的信息,其實《入殮師》在奧斯卡之前,就已經定檔清明節。
今年的清明又是萬惡的調休,1號和2號周末正常上班,345放假,而后67兩天工作日之后,連著又是2天的周末。
也就是說,《入殮師》的上映首周,七天時間其中五天假期。
這雖然沒有春節檔這么多的休息天,但也是一個很好的檔期,對于民眾來說清明之前連上7天,但對于電影的市場,一周五天假期,那就是堪比春節檔。
而下下周的點映,也是為了維持熱度和宣傳。
俞心和博納對《入殮師》這部電影很有信心,不是來源于陳愈或者票房,而是電影的質量和口碑。
奧斯卡加威尼斯金獅,這就是最好的營銷。
提前半個月開始點映和宣發,到了真正上映的時候,依靠陳愈的票房號召力,還有獎項的輿論,哪怕一部文藝片,所有人都對電影的票房很是期待。
不說超過春節檔的《孤膽營救》,《孤膽》已經是現象級,幾年都出不了幾部。
但票房應該不會太差。
陳愈其實也很想看看,脫離了春節檔的光環,一部文藝片能達到什么樣的高度?
之前國內文藝片的票房紀錄,是老謀子去年的《千里走單騎》,拿下了4300多萬,《入殮師》不出意外,超過問題不大,就是最終能到多少的問題。
叮叮叮——
陳愈一邊刷牙,一邊拿著電腦給劉一菲打著視頻。
兩個人最近時差都不在一個點,只能趁著早上這個時間“見”一面。
華夏正好晚上9點多。
“米西米西,剛起床啊?今天沒有通告嗎?”
劉一菲不施粉黛甚至還有些粗糙的大臉懟在攝像頭前,一副《盲山》農村小妹紙的形象。
“有啊,我待會就得過去,下午得去《走進好萊塢》,還有《好萊塢報道》,要錄制3個節目……”
陳愈漱著口擦著臉,劉一菲雙手架在膝蓋上,手掌托著腮,認真的看著畫面中的男友刷牙洗臉,有些想念對方。
昨天她也是第一時間,知道了《入殮師》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給陳愈發了祝賀信息。
“那這個上午,就屬于我了唄?”
劉一菲嘻嘻笑著,還是很知足的。
兩個人因為職業緣故,聚少離多,這是目前沒法更改的一個現狀。
幸好兩個人都很有事業心,也比較在乎彼此,所以之前聊過這個話題。
珍惜在一起的時間,才能每一次見面都有新鮮感。
“嗯,我讓人把早飯送上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