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個人聊了兩句,凱文·費奇就掛斷了電話,而此時的陳愈,卻是快速的跟理查德發著信息:“查理,你們可以行動了!” 這種事,交給c公關再擅長不過。 在股市如此動蕩的局面之下,稍微有個人在阿維耳邊吹吹風,這家伙就會狠心的把手里的份額賣掉,同時連帶的反應,就是股市的再一次下挫。 卡爾·伊坎肯定也會聯想到這種后果,可能他甚至會在阿維之前,把手中的份額出掉。 c,會同時游說幾個漫威的股東。 看著理查德發來的確定信息,陳愈接下來,就只需要等待了。 等待,他降臨漫威成為他真正老板的那一刻。 對于一家剛剛在好萊塢嶄露頭角的娛樂公司來說,收購并購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華夏人、土耳其人乃至非洲人,都可以購買。 更何況,陳愈又不是什么無名之輩。 “投資電影,哪有拿別人的錢投資來得爽啊!” 前世的很多創業公司,那都是燒的投資者的錢,一點都不心疼。 既然前世漫威可以從美林融到5個多億,那拿這筆錢拍電影正好,陳愈還怕改動了漫威的發展軌跡;畢竟這種破釜沉舟的事情,他投資以后就可能不好玩了。 公司抵押會讓全體員工都一起努力完成這個《鋼鐵俠》項目,但他投資的話,虧損了可能一眾人都不會感覺到有什么。 畢竟,《鋼鐵俠》撲了,前者會讓所有人都集體面臨失業的地步;后者,無非就是沒賺到錢而已。 區別還是很大的。 陳愈要的就是這種緊迫感。 卸完妝換完道具服后,陳愈就朝著自己入住的酒店回去。 吃完飯,陳愈并沒有第一時間進入演員的堅持鍛煉環節,吃完飯訓練不太好,臨睡前是一個很好的時間。 一般這個時候,陳愈就會瀏覽下網頁,看看劇本,保持一個角色的人物性。 不過,陳本生這個角色不太一樣,他在劇里面,是一個成長性的人物,一開始他不是一個入殮師,而是喜歡音樂的大提琴手,花了1800萬日元買了一架大提琴。 折合人民幣137萬元,可謂是全部身家壓了進去,沒想到,他所在的樂團破產了,然后面臨失業。 走投無路之下,他只能回到了老家,找不到工作之余,才誤打誤撞,進入了無人想干的入殮師行當,可以說是被騙進去的。 一開始他很是排斥,但是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做這份工作。 因為你不做,就賺不到錢,也償還不了大提琴的貸款。 有時候,人都是身不由己的,是生活推著你在前進;如果陳愈真的只有21歲,他不一定可以理解這個角色,但前世的經驗,讓他對陳本生很是感同身受。 他每天苦惱入殮師的工作之余,就是拉自己的那把昂貴大提琴,這才是他的興趣和愛好。 入殮師,只是工作。 所以陳愈每天還得學習怎么拉琴;這段戲,會放在最后開拍。 吱呀呀—— 陳愈今天第一次學大提琴,他前世學過鋼琴,但大提琴倒是第一次。 幸好有專業的老師在教,但視頻那頭的劉一菲是看的捂起了耳朵,實在是太過刺耳;兩個人一般結束了拍攝,就是開啟視頻通話模式;哪怕陳愈練琴,她都要第一時間看著。 雖然沒法見面,但每天的視頻就成為了兩個人期待的日常。 一般視頻沒有幾個小時,根本是不會結束的。 “這拉大提琴,比彈鋼琴難多了!” 結束了一小段的練習,陳愈總算有點找到了感覺,朝著電腦面前的劉一菲說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