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還我河山-《邀天閣之阡陌》
第(1/3)頁
“小二!來兩碗羊肉面,一壺馬奶酒!”
“好咧,客官您稍等。”
“小二,我的烤饃怎的還未送來?快些快些!”
“喲,客宮你別急,這饃要烤焦了味道才好,功夫活,耗時間,您多擔待、多擔待。”
“真是麻煩!行了行了,那先給爺上一盤醬牛肉墊巴墊巴,這一路過來可餓壞了。”
“好咧!兩碗羊肉面,一壺馬奶酒,一碟醬牛肉,備菜咧!“
這是湛西城一家普通的客棧,人來人往,生意火紅至極。靠門的一張桌子旁,坐著一位著灰色衣褲的青年男子,正是月簫。
在進入湛西前同行的駝客就有提醒過他,許是因為曾分屬不同國家的原因,湛西人民的風俗習性、衣著飲食都與中原人士大相徑庭,而歷任皇帝都未下死命令要求統一這種差異,所以幾十年過去了,湛西土著依然我行我素。在這里,如若穿戴如同中原地區一般的長袍,才會被視為異類。
由于湛西多風沙,這里的人們多著灰色、紫色、棕色等深色衣物,樣式多為上衣下褲式,褲腿扎在馬靴中便于行動,頭發也都會盤起來,包在頭巾中以免被風沙弄臟。甚至許多人在外行走時都會以面罩或斗笠遮面,將全身都隱藏在衣衫之后。
所以,一進城門,月簫就去買了兩身充滿當地特色的服裝換上,還應景的買了個斗笠,此刻正放在他的手邊。
按照月簫長期養成的習慣,在進入這座陌生城市之后的第一刻,他就買了一份詳細的地圖,找了一家地理位置不錯的客棧暫住了來,觀察來往的客人收集情報。通過幾天里有意無意的聽聞,他對湛西城的情況也終于有了個初步的認識。
湛西的土地面積約有三個蜀中那么大,但其中超過一半的地方都屬于人煙稀少的荒地,土地貧瘠、資源匱乏,普通人難以生存。且越往西越荒涼,故而湛西的居民大都集中居住在湛西城以東的這部分。
朝庭每年會派遣數千人編制的戰俘或犯人到進到這片荒地來開發建設,但由于荒地的物資實在太貴乏,環境又太過惡多,來的人都死的太快,所以進展也十分緩慢。
扎爾他們所說的當地最大的江湖勢力——沙海幫,就是位于湛西城東最繁華的中心地帶,甚至比當地官府占的位置還好。不僅如此,整個湛西城東一半的商鋪外面都掛著沙海幫的旗號,這就意味著這些商鋪即使不是沙海幫自己的產業,也是要向沙海幫繳納“保護費”的。
自然,這些受沙海幫庇護的商鋪若是發生了什么糾紛,沙海幫的人也會出手解決。就這點來說,沙海幫甚至承擔了部分官府的職責。也幸好湛西天高皇帝遠,否則,很難想象當權者如何能容得下這樣一個僭越的龐然大物。
與沙海幫的高調相反,另一個勢力“元家宗”卻要低調很多,甚至在月簫的刻意打探之后都還未能打聽到他們的消息。若不是來之前從扎爾口中切實聽說了元家宗的名號,月簫恐怕都會懷疑這個宗派到底存不存在。
還好,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幾日前月簫終于尋得了元家宗的蛛絲馬跡,而這一線索,還是沙海幫的人無意間泄露出來的。
斜后方的一桌傳來了椅子移動的聲音,月簫知道,這一桌沙海幫的人已經休息好,準備上路了。
“小二,結帳。”
眼看著二人大搖大擺地出了客棧,月簫叫來店小二,丟下一錢銀子,拿起自己的佩劍,戴上斗笠,不慌不忙地跟了出去。
這兩個人一個叫陸虎,一個叫陸威,是月簫無間發現的兩位沙海幫的小頭目,也是他落腳的那家客棧白吃白喝的常客。
一次,二人在喝酒時談及到的“吞并”、“偷襲“等字眼引起了他的注意,在持續多日的追蹤之后,月簫終于獲得了這份十分有價值的情報——沙海幫打算在五日后的夜晚對元家宗發動奇襲。
而今日,就是那個動手的好日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乌海市|
鄂温|
鄯善县|
襄城县|
明光市|
江城|
日土县|
霍州市|
西昌市|
黄梅县|
乐至县|
普洱|
鸡东县|
清苑县|
云浮市|
泰顺县|
庆安县|
巴里|
水富县|
兴仁县|
阳山县|
吴江市|
鹿邑县|
鄄城县|
公主岭市|
秦皇岛市|
贵阳市|
文安县|
柘城县|
镇康县|
平塘县|
六枝特区|
绥德县|
石狮市|
甘南县|
田林县|
广平县|
瓮安县|
泗水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