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幾個人商量了一下,又約了另外一個人一起,四個人出了校門就直奔廣場那邊,等到了地方,頭頂上的太陽已經是曬得不行。 “不怕你們笑話,我這一回還是第一次來首都呢,以往倒是想來著,就是一直沒時間。” 站在諾大的廣場上,周揚因為上次來培訓的時候就來過幾次,所以倒是沒什么新奇感,不過同行的三個人里面,來自西川省下面一個縣的縣長卻格外的有興致,也就是說話的這位。 “你多來幾次就好了,這地方在電視上看著跟實地的感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不過每次來這里,心里都會平靜不少,想當初偉大領袖他們那一代人能干出如此驚心動魄的事業,如今看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說話的是東山省海洋市的一個副市長,周揚對此人的印象不錯,很左的一個人,除了思想堅定,談吐也不差。 四人中唯一的女同志吳玉瓊是來自南江省省委組織部的一個處長,據說這次培訓之后,回去估計要到下面的市去擔任副書記,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對這幾個來往密切的同學,周揚多半還是存了一絲交往的心思。 “吳姐,你們南江省這幾年的發展很快啊,我看這幾年的經濟增長幅度,在中部六省里面都快沖到最前面去了。” 言辭之間。 周揚自然少不了跟吳玉瓊旁敲側擊打聽南江省的情況,不過吳玉瓊也不以為然,畢竟現在周揚雖然是無官一身輕,但是她也不知道周揚即將去南江省任職。 “我看也是,南江省雖然基礎薄弱了一點,但是畢竟毗鄰長三角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再加上這幾年政策的扶持,發展起來也是遲早的事情。” 邊上,來自東山省的紀明樓笑著說道,不過吳玉瓊卻有些不以為然。 “看運氣吧。” “這幾年是發展不錯,但是我們南江還是缺少了支柱性的產業,現在經濟發展已經不比以前了,只要苦干蠻干總會出成果,但是現在新技術太多,產業淘汰的很快,如果沒有支柱性的產業,發展起來很難,而且還不穩定。” “說起來,我們四個人里面,也就是周揚老弟來自發達地區,我看啊,你們東海市的干部做工作還是比較輕松的,你們說是吧?” 聞言,另外兩個人頓時就一窩蜂地朝周揚輸送活力,然而周揚心底卻只能暗暗苦笑。 東海雖好。 問題是,自己馬上就要離開這里了,再好也跟他無關啊。 不過這段時間,周揚也不是完全一無所獲,從吳玉瓊口中,他總結出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一方面,目前南江省最大的問題就是區域一體化建設推動的進程太慢,正如他們幾個人所說,南江省雖然占據了一定的地理位置優勢,但是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實力。 尤其是在支柱性產業這一塊,還是要落后發達地區太多,當然了,這不只是南江省的問題,中西部地區基本上都存在。 所以南江省前些年費盡心思想融入三角地區,想通過實現區域一體化來推動自身的發展。 不過目前看來力度還是不太夠,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配套的產業方向和定位沒有找準。 另一方面,目前南江省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地區發展很不平衡,當初南江省將省會定位在如今的宛城市,最根本的意圖就是想以中心地區的發展帶動全省。 不過現在看來,作用怎么樣先不說,但是南北兩個方向卻有些發展后繼無力的感覺,這其中的原因很復雜,不過目前很多人都認為,如果南江省要想徹底崛起的話,至少在一南一北兩個方向要各自形成一個中心才好。 畢竟中心的力量太強的話,吸附性會過大,容易造成其他地區的發展失衡。 “北邊不說,南邊的話,這個地方是關鍵啊。” 宿舍里。 周揚腦子里想著吳玉瓊的話,自己則死死盯著電腦屏幕上的地圖在打量,在他看來,南江省南北中各形成一個發展中心的思路其實是有道理的,但是除了中心的省會宛城市以外,南邊跟北邊有潛力的地方都不多。 北邊就不說了,那一片現在的基礎太差,還不具備條件,但是南方倒是有一個后備,那就是自己上一次來黨校的時候認識的周樹森擔任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的安山市。 安山市臨江,有天然的港口條件,不僅僅如此,市內也有文化和產業基礎,安山的水產資源、農貿產品都是非常有名的,旅游業也有豐富的資源,但是這些年一直沒發展起來,個中的緣由也很復雜。 不過周揚能篤定的就是,安山市的發展如果想有一個大的飛躍,關鍵就在定位上,現在的安山市定位還不夠準確,確切地說就是有些飄了,一直把自己作為南江省的老二來自居。 實際上,這些年安山市的綜合實力早就已經掉到了南江省的三名開外,超過它的基本上都是東邊幾個靠近沿海地區的城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