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作為南江省內唯二的兩所211大學之一,南江大學的情況比較特殊,并非由教育部直管,而是教育部委托南江省進行就地管理,這樣一來南江大學大學的干部調整自然也是省委組織部的工作內容。 然而辦公室里,就在周揚剛剛打開干部四處那邊送過來的關于南江大學這一次干部考察的材料時,辦公桌上的電話卻突然就響了起來,隨即就聽到徐向陽的秘書楊歡的聲音。 “周部長,您現在有空嗎?部長要跟你談話。” “行,我馬上過去。對了楊歡,部長找我談什么問題你那邊清不清楚?” 徐向陽要找自己談話周揚當然不會覺得奇怪,只不過在組織部待了將近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對這位部長的性格也算是有了一個初步了解,徐向陽是那種從來不會無的放矢的人,既然是找自己談話,那就說明肯定有比較重要的事情。 “這個我還真不大知道,不過上午常委會結束,部長似乎跟宛城市市委那邊通過電話,我猜有可能是高新區的問題。”話筒里傳來楊歡的聲音,周揚嗯了一聲也沒多問,隨即就掛了電話起身去了徐向陽的辦公室。 實際上高新區那邊的情況這一個多月周揚也一直在關注,目前省委關于高新區班子配置的問題一直都沒有塵埃落定。 然而在周揚看來,省委之所以遲遲沒有動作,根本原因恐怕不是在領導班子的配備問題,而是關于高新區整體的定位還沒有達成統一的方案。 從省委書記嚴峻最近幾次講話中就看得出來,宛城市五年經濟總量翻一倍的目標要想完成,很關鍵的一個部分就是高新區那邊,但是憑借眼下高新區的發展趨勢,想要達到領導的目標恐怕困難不小。 而要想高新區在接下來發揮經濟引擎的作用,恐怕還不只是簡單的對領導班子進行調整的問題,而是要對高新區進行整體定位的改變。 部長辦公室里。 周揚敲開門跟徐向陽打了聲招呼后立馬就在這位省委組織部部長對面的沙發上坐了下來。 “怎么樣?這段時間部里的工作熟悉的差不多了吧?”辦公室里,徐向陽放下手里的簽字筆,隨即瞇著眼睛略帶著一絲審視的意味朝周揚看過去。 其實說到熟悉工作,周揚確實花了一番苦心,除了通過大量地閱讀材料和找人談話以外,這段時間他差不多已經跟整個南江省主要的地級市組織部門都聯系過了一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