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以說,只要古薄按部就班地干完這一任市委書記,下一步提任副省長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能連古薄自己也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宛城市竟然會出現這么大的問題。 要知道,到了古薄現在這個地位,不管是在整個南江省還是在宛城市,他都是正兒八經的省委領導,人前顯貴人后眾人捧那都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現在,這位古書記身上的氣勢明顯有些弱了,畢竟這一次宛城市的事故一個處理不好,那他的政治仕途很有可能就此終止。 到了副省級這個層次,任何一個競爭對手都不會是庸才,誰先出問題露出軟肋,那被淘汰的機會就會無限放大。 畢竟最終能上位的就那么少數幾個名額,但凡只要有一絲可能,恐怕就沒有人會把這個機會拱手相讓。 辦公室里。 古薄終于發完了牢騷。 而另一側,譚文上也放下手里的簽字筆,然后抬起頭朝周揚看過來。 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怎么?你有顧慮?” 聞言周揚也不遲疑,立馬就說道: “譚書記,顧慮我肯定沒有,不過如果簡單地把宛城市的問題放大到全省,我看并不合理,至少目前從我手上掌握的情況來看,東江跟安山這兩個地方是不存在這種問題的,或者說這種問題并沒有出現。” “但是有句話我也不吐不快,從這一次督導組掌握的情況來看,嘿嘿……” “有些人長期在機關辦公室里坐久了就忘了自己姓什么,連老百姓在生活中會遇到什么問題,有什么需要都不知道,或者說明明知道就是沒放在心里。” 辦公室里。 周揚說完頓了頓,見譚文山并沒有制止自己,立即就心底一橫繼續說道: “一出了事情就拿政策來搪塞,但是在我看來,政策如果有問題的話,那也不是政策本身的問題,是他們對政策的理解不夠透徹,執行的不夠好,我看這種想法簡直就是其心可誅嘛。” 聞言,這一次譚文山終于抬起頭來狠狠地盯著面前的周揚看了一眼。 而另一側。 宛城市的市委書記古薄也是一臉鐵青地看著這位年輕的督導組組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