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記得那個時候鄉里要修路,書記跟鄉長一直談不攏方案,導致整個工程一拖再拖,結果我連夜就帶著人去把路基給挖穿了,第二天兩個領導把我痛罵了一通,沒成想結果路卻修成了。” “這要是換在現在,就是借我兩個膽子恐怕也不敢這么干吶。” 周揚頓時就樂呵的不行。 他倒是不知道張青還有這個歷史。 在那個年代,官大一級壓死人的現象比現在可是還要嚴重不少的,作為副鄉長的張青有這種膽子,確實算得上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不過其實有時候膽量這個東西,如果是建立在正確的判斷和對時機的把握上,那就不是單純的傻大膽了,而是責任擔當和政治魄力。 由此也看得出來,張青骨子里其實就是一個實干家,訥于言而勝于行,這種人但凡生在一個好的時代,有那么一兩個貴人,逢雨就會化龍,只可惜的是黃江縣這個地方,早些年確實是一個能把龍都困成菜花蛇的貧瘠之地。 “哈哈哈,現在也不會有這種情況,網絡時代很多東西都變了,開展工作也更講究方式方法。” 點了點頭,張青也認可周揚的這個說法。 是啊,很多東西都變了! 跟著周揚這種年輕有為的領導,自己的思想也在變。 當然有些人也在原地踏步,但是事實證明這種人都掉隊了,跟不上周揚的步子,終將會被拋在身后。 自己25歲的年紀就能當副鄉長,自己的兒子25歲才剛剛踏入仕途,甚至連初生牛犢都算不上,頂多就是一個實習生。 但是眼前這位呢? 如果沒記錯的話,在25歲的這個年紀,周揚已經身居副處級的領導崗位,執掌一個如今年產值過千億級別的產業園,這份能耐和格局,可以說比之一個地級市的市長也不遑多讓了。 既然是一次拜訪,盡管周揚一再挽留吃過飯再走,但是聊了將近一個多鐘頭以后,張青還是帶著兒子一起離開了周家的那棟小別墅。 “爸,周市長雖然位置高,但是在老家買別墅住也不太好吧?” 回黃江縣的車子里。 張棟梁抓著方向盤,猶豫了好一會兒仍然開口問道。 殊不知一句話剛說完,張青立馬就瞪了兒子一眼,能力不大,管的事情倒是挺多,人周市長住別墅也是你能說的,不過一想到兒子剛剛跟周揚聊著工作上的事情時那副漸漸沉穩的樣子,張青心底也多了一絲慰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