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了周揚這個層次,其實最終到底是由誰來出任市委秘書長一職影響已經不是很大了。 王新輝作為前任市長秘書,現任市委書記秘書,又是市委辦公廳資格最老的副秘書長,按理說出任這個職務是最為合適的。 但是之所以要通過公開競聘這么一種方式來決定最終的推薦人選,說白了就是要通過這件事情告訴整個贛江官場,他周揚用人,側重的是一個能力問題。 有能力的人。 即使你沒有關系,沒有所謂的靠山也能成功上位。 當然。 這個辦法能不能湊效,關鍵還在于最終選出來的人具不具備這樣的特點。 所以從某一方面來講,對于最終選定的這個人而言,無疑是天上掉餡餅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辦公室里。 接過秘書王新輝遞過來的材料放到面前,周揚并沒有急著看材料上的結果,而是笑著抬頭朝王新輝問道: “新輝,以你看,這里面哪個人更適合作為我們的新任秘書長推薦人選?” 久在官場,而且擔任過的領導崗位前前后后不下十個,如今更是貴為副省長、市委書記和市長一肩挑的副部級領導。 正所謂居移氣養移體。 周揚身上自然早就具備了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度,舉手投足之間就能給人莫大的壓迫感,尤其是在這種刻意打量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好在王新輝在從市委組織部那邊拿到這份材料之前,心里早就已經有了計較。 所以盡管有些失神,不過遲疑片刻后仍然說道:“書記,要我看的話,還是李紅同志比較合適一些。” 這一次市委組織部在這個事情上面確實花了不少心思。 鄭知南雖然也有些后知后覺,但是這位鄭部長很聰明,在南山區區長的推薦人選上被周揚敲打了一次之后,立馬就明白了新來的市委書記的想法。 所以這一次公開競聘市委秘書長的事情,不僅僅組織的格調比較高,而且全程都切實做到了公開公正。 整個競聘工作一共分為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組織報名,所有投遞簡歷的參聘人員簡歷都由市委組織部進行任職資格初篩,然后由市委常委會討論通過。 第二個環節是進行綜合考試,包括筆試、公開問政等內容。 尤其是在公開問政的部分,市委組織部邀請了市人大、政協以及各機關部門、區縣工作人員還有社會群眾組成評審團,在問政的現場進行打分。 通過這兩個環節之后,最終篩選出初步的名單。 也就是周揚手上現在拿到的這份材料。 最終這份材料會交由市委常委會進行討論通過,從容確定最終的推薦人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