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書房的燈開了又關,關上又再一次打開。 明滅的燈火照映出臉上極為復雜的表情。 淡淡的煙霧飄散在空氣中,了解連浩的人都知道,這位市委副書記的煙癮其實并不大,也很少會在公開場合抽煙。 屋子里很安靜。 透過窗簾的縫隙,已經隱隱能看得到遠處的天邊泛起了一絲魚肚白,窗外隱約傳來的爆竹聲讓連浩猛然記起今天已經是年三十了。 其實并沒有人知道,并不是他連浩的煙癮不大。 而是為官多年,他早就已經習慣了一個人關在書房里,一根接著一根地點點燃,然后偶爾才會吸上一口。 思考問題也好。 早就習慣了這種獨特的獨處方式也好。 連浩更愿意把它當作一種寄托。 其實連浩自己也記不清楚是什么時候開始喜歡上了這種感覺,也許是當年第一次收到5萬塊錢現金的時候,也有可能是第一次參加酒局承諾解決問題的時候。 總之踏入官場二十多年,不知不覺就形成了這種習慣。 作為副書記,連浩很清楚自己身上的問題有多大,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才會努力讓自己保持更為平靜的心態。 實際上連浩有時候也會想,自己當初踏入仕途當官做領導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升官發財? 還是為人民服務? 相比之下,連浩認為肯定不是前者,畢竟那時候的自己還是一個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學生,青澀得很。 又有幾個人知道自己就一定能當上領導,成為干部,甚至爬到常委副市長的高位。 只不過是世事如棋,沒有人知道一步邁出下面會發生什么,也許是萬丈深淵,也許是光明大道。 但是連浩很清楚,自己走到現在這一步,一方面確實是財帛動人心,被利益蒙蔽了雙眼,但是更多的是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那些表面一套私底下又是一套的做派扭曲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自己的底線。 至今連浩還記得當初自己擔任秘書的時候,在包廂里看到幾個年紀已經足以做人家爺爺的老干部,抱著幾個小姑娘一頓亂啃的畫面。 但是說到底,終究還是自己的原則性不夠強。 其實有時候連浩是非常佩服周揚的。 不到四十黨政一肩挑的書記,連日累夜地工作,私生活也很干凈。 或許這種人天生就是當官的。 這個官字,不是自己理解的那種東西。 而是完全不同意義的內容。 然而這又如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