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夢境當中,在朱棣病逝之后,畫面鏡頭就完成了切換,也不再是以朱棣為視角,更像是一種過渡的銜接劇情! 但很快,劇情的主角視角就來到了一個胖子的身上! 朱元璋自然一眼就認出來了,這回的主角變為了朱高熾!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六十五歲的父親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病重前的父親發下遺詔,將帝位傳于你,同時賜你玉押曰“人主中正”。】 【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秘不發喪,軍中一切如常。同時,派楊榮與太監海壽進京密報,你得知后立即派兒子朱瞻基出京迎喪。】 【此時伱知道穩住局勢才是你的首要任務。你很清楚父親去世的消息一旦傳到二弟和三弟的耳中,必然又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永樂二十二年八月二日,你召見吏部尚書蹇義、大學士楊榮、楊士奇等心腹討論布防事宜,同時又與禮部尚書呂震議定明成祖喪禮,加強京師的防務。】 【你要在二弟和三弟反應過來之前,掌控大局,順利登上皇位!】 看到這里的朱元璋頓時就反應了過來! 皇帝駕崩,秘不發喪,這朱高熾是在提防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啊! 從之前朱棣的推演過程當中,朱元璋就看到了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有奪嫡的心思,甚至還數次陷害朱高熾! 老四死在了回京的路上,消息一旦走漏出去,保不準這兩個藩王就會上演一出奪位大戲! 不得不說,朱高熾雖然長得胖,在沖鋒陷陣這方面也不如朱高煦和朱高燧,但論心機,絕對甩那兩兄弟八條街的! 【由于父親北征,故軍隊精銳具隨其行,而駐扎在京師的兵士多老弱。】 【為了保衛京師安全,八月四日,你立即遣書諭隨征的寧陽侯陳懋、陽武侯薛祿,命其率領原隨駕精壯馬隊三千里馳回京。這是充實京師軍隊,穩住內部局面的必然舉措。】 【五日,再命附馬都尉沐昕掌南京后軍都督府事,命太監王貴通率下番官軍赴南京,鎮守宮中諸事。最后,召前戶部尚書夏原吉“同議合行典禮”。直到皇太孫朱瞻基迎接到父親遺體,方公開發喪。】 【和你預計的一樣,二弟和三弟在得知真相之后雖然不甘心,但此刻大局已定,他們也只能默認了這個結果!】 果然,老大總歸是老大! 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倆雖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如果是玩政治,那兩個加起來都不會是老大朱高熾的對手! 朱元璋頓時就笑了起來。 如今朱高熾和朱高煦就在應天府讀書呢! 對于朱高熾這個孫子,朱元璋還是十分喜歡的,有一點不好的是長得實在是太胖了! 遠遠地看著就像是有一個大肉球朝著你滾過來一般! 至于朱高煦那就是一個小霸王,平日里不好好讀書也就罷了,可沒少惹事情,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就是屢教不改,沒少讓他頭疼! 【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你正式登基,頒布了大赦令,并定次年為洪熙元年。】 【命英國公張輔掌管中軍都督府,陽武侯薛祿掌管左軍都督府,安遠侯柳升掌管右軍都督。立即恢復前戶部尚書夏原吉的職位。】 【即帝位之初,你重用內閣蹇義、楊士奇、楊榮、金幼孜等重臣,表示“軍國之務重,須卿等協心賛輔,凡政事有闕失,或群臣言之,而朕未從,或卿等言之,朕有不從,悉用此印密奏以聞……君臣之間盡誠相與庶幾,朝無闕政,民無失所,而朕與卿等皆不負袓宗負托之重。”】 朱元璋不由得連連點頭! 說白了,朱高熾這是在進一步的籠絡人心,把主要的這些大臣全都拉在了自己的統一戰線之上! 【通過你的話,所有人清晰的意識到,你理想的明廷應當是“朝無闕政,民無失所”,實事證明你也是按著這一目標,實施著他的治國之策。】 【你剛即位便命楊士奇草詔,主要有“下西洋寶船、云南取寶石、交趾金珠、撒馬兒等處取馬,并采辦燒鑄進供諸務,悉皆停罷。”】 朱元璋的眼睛就直接瞪圓了! 好家伙,老四之前干的好多事情,他這個當兒子的一上位就給停了! 尤其是讓朱元璋意外的,還是下西洋的寶船隊居然也停了! 他記得沒錯的話,老四在位期間,鄭和已經六下西洋了! 而第七次也在籌備當中! 但朱高熾上位之后,就等于是讓鄭和這個航海家直接賦閑了啊! 【你聽從了大臣們的建議,打算將國都重新遷回應天府,同時你還將已經是皇太子的兒子朱瞻基派回了應天府,主持遷都事宜!】 朱元璋的雙眼猛然就瞪圓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