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之前所有人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就連沈耽也是如此! 聽完朱櫟的話之后,沈耽這個老小子的臉色更是脹紅了起來,完全是羞愧的! 如此簡單地道理,他居然都沒能想明白! “實際上,論各種資源,西安府不管是城池面積,還是地理優勢,都不是漢中能夠相提并論的!” “如果讓本王發展西安府,只能讓西安府發展的更快!” “光是西安府兩百多萬人口的優勢,就不是漢中能夠比得上的!” “這一點,其他人想不明白,怎么戶部尚書大人也沒有想通么?” 朱櫟的一番分析,更是讓沈耽無言以對! 之前他就光顧著漢中和西安府哪里更適合建都了,壓根就沒有往這方面來想過! 他理所當然的就以為,哪個城池更加繁華,哪個城池就適合建都! 實際上大部分覺得應該遷都漢中的人,也全都是這個想法! “殿下,您別說了!” “老臣知錯了,大錯特錯!” 沈耽苦笑著搖了搖頭,這次是真的覺得自己丟人丟到姥姥家去了! 虧得他還是戶部尚書呢,居然都沒有漢王朱櫟看得明白!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沈尚書的為人,本王還是很佩服的!” “能給朝廷管理錢袋子的,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輩!” “其實沈尚書若是真的有心思,還不如想一想,朝廷遷都西安府之后,該怎么利用西安府的優勢,把西安府徹底發展起來才是正途!” 朱櫟沒想到這個老家伙居然還能主動跟自己低頭,還真的讓他有些刮目相看了! 如果可以的話,他倒是不介意把沈耽直接給爭取到自己的陣營當中! 實際上六部尚書當中,除了李信跟自己關系特殊,基本上不需要爭取之外,沈耽也是最好爭取的那一個! 因為他是管錢的,更容易成為自己的突破口啊! 想要錢,那就滿足他好了! “殿下,能否請您仔細替老臣說道說道?” 沈耽此刻更是虛心地對著朱櫟請教了起來。 “諸位都知道,漢中之所以發展的如此迅猛,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因為漢中有本王的制鹽廠!” “但是你們也看到了,西安府的條件,其實不比漢中差,只不過發展的比較晚而已!” “本王接手西安府,也才一年多的時間,但是煤炭廠這方面,也已經發展起來了!” “后續其他產業的發展,只要能夠跟得上,再把老百姓的就業率提升上來,西安府的繁華,甚至能夠遠超漢中府!” “當然,這也要看本王的發展重心在什么地方!” “如今你們看漢中府比西安府繁華,完全是因為本王的重心在漢中這邊而已!” “其實只要本王愿意,最多三年的時間,就能讓西安府脫胎換骨!” 朱櫟又對著沈耽等人侃侃而談道。 一幫大臣聞言,更是深以為然地連連點頭! 是啊! 漢中之所以如此繁華,完全就是因為漢王經營得當的緣故! 也是因為漢王朱櫟在漢中實施的各種政策,才造就了如今的漢中府! “諸位都是朝廷的肱骨之臣,本王有些話,也就直說了!” “實際上如果漢中真的成為了京師,能不能延續眼前的繁華都是個問題,甚至還會快速的衰落!” 朱櫟這時,又一出驚人地對著眾人說道。 “殿下何出此言?” 聞言,所有人也都是心頭一驚,卻是不明就里。 成為了京師還會快速衰落? 該不會是危言聳聽吧? “很簡單的道理,本王原本制定的這些政策,你們覺得,漢中真的成為了國都之后,還會如同原來一般徹底執行下去么?” “你們都會認同么?” “還是滿朝文武都如同你們一般,都會認同本王定下來的規矩,即便是漢中府成為了大明的京師,依舊還會繼續執行下去?” “不會!只怕反對的人會更多!” “旁的不說,就說那幫翰林院的大學士,那幫整天拿儒家圣賢來說三道四之人,你們覺得他們可能會認同本王的這些政策么?” “到了那個時候,漢中府只能被打回原形,眼前你們所看到的一切,也都將會消失!” 朱櫟則是一臉認真地解釋道。 一聽這話,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愕然之色! 因為朱櫟的話,居然讓他們無法反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