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璋這一家子正在父子團聚,隨朱標而來的這些文臣武將,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來打擾,真要有不開眼的,那就是自討沒趣了! 不過這幫文臣武將也沒閑著,已經開始了對于整個西安府的考察工作! 對于如今的西安府,這些文臣武將可以說是處處都透著好奇,想要一探究竟的! 那些西安府當地的官員,自然也樂意和這些朝中重臣和勛貴們打好關系,接待起來也是一個比一個熱情! 西安府就要成為大明的國都了,而原本西安府的這些官員,也會在那個時候,搖身一變成為京官! 尤其是西安府的知府吳慶貴,原本也就是五品而已,但如果西安府變成了京師,就直接晉升為四品官了! 就像是原本的應天知府,都要比各地的知府高一個品級是一個道理! 所以這不不管是對于吳慶貴這個知府,還是對于西安府原本的其他官員而言,都是個再進一步的絕佳機會! 他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和這些已經到了西安府的朝廷官員打好關系! 當然,這不等于他們就要抱粗腿了! 因為他們原本就抱了一條大粗腿,現在還有誰能比漢王朱櫟的這條腿更粗的么? 換句話說,如今還能留在西安府的這些當地的官員,基本上全都是漢王朱櫟培養起來的,或者早就已經被打上了漢王的標簽了! 另外投靠碼頭這種事情,他們不會做,更不敢做! 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先和這些朝廷的官員打好關系,也僅僅是建立一個良好的關系就行了! 而這些官員包括勛貴,只要不傻的,也都知道這些當地的官員基本上都是漢王的人,也不會有什么歪心思,至少暫時不可能有! 對待這些當地的官員,他們也都是比較隨和的態度,并沒有端起來擺什么官架子! 總之各有各的目的,表面上都維持著一種十分微妙的和諧與平衡! 不過話說回來,對于西安府如今的發展,不管是當地的經濟狀況,還是老百姓的生活狀況,亦或者各方面的發展狀態,大部分官員都是相當滿意的! 換句話說,西安府用來當大明朝的國都,的確是夠格了,已經比應天府都要強了! 不過六部尚書當中,除了李信之外,其他的大部分人,依舊還是覺得漢中府才是遷都最合適的選擇! 只不過之前在應天的時候,提出這件事情的人都已經被朱標當面噴過了,現在壓根就沒人敢再提了! …… 皇宮內。 父子三人正談著話,朱匣烽和朱匣秋這兩個小子就不知道從哪里蹦達了出來! 對于這個皇宮,兩個小家伙顯然都充滿了好奇。 基本上得空就是到處溜達,朱櫟也樂得這兄弟倆自己找樂子。 主要是朱匣秋的性子太悶了,有朱匣烽領著他,即便是去哪里瘋一下也都是好事情,能讓這孩子多一點孩童的朝氣! 朱匣烽剛剛從草原回來的那段時間,朱匣秋基本上都是躲著朱匣烽的! 到后來慢慢的接受,到現在兩個小家伙也能夠玩到一起去了,就讓朱櫟很欣慰! 雖然朱匣烽這小子嘴巴上總說朱匣秋太弱了,還是個悶葫蘆,但該玩的時候,他依舊還是會選擇帶著朱匣秋! 就兄弟之間而言,朱匣烽也絕對是一個典型的嘴硬心軟的主! 估摸著長大之后,自己的弟弟,也就只能自己欺負一下,說道兩句! 但是換做是外人,那他應該是絕對不會允許的! 在朱櫟看來,朱匣烽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也說明他會是一個好大哥! 當然,從身份上來說,雖然朱匣烽比朱匣秋年長一歲,但是朱匣秋可是嫡出! 但朱櫟眼里,基本上也不存在什么嫡庶之分! 所以在他看來,大哥就應該有一個當大哥的樣子,照顧好弟弟那也是他的本分和責任! “你們這兩個小崽子,別鬧了!” “你們大伯來了,還不快拜見大伯?” 朱元璋看到兩個小家伙突然冒了出來,則是對著他們笑罵道。 “侄兒拜見大伯父!” 朱匣烽和朱匣秋聞言,先是打量了朱標一眼,然后才有模有樣的開始行禮! 還別說,肯跟著朱匣烽一起玩鬧了之后,朱匣秋的膽子也開始逐漸大了許多,這也算是一種好現象了! “老九,這就是烽兒和秋兒?” 即便是朱標早就從老爺子口中知道了朱匣烽從小異于普通孩子,體格十分的高大強壯,但看到此時如同一個十幾歲孩子般的朱匣烽,他還是忍不住一臉的驚嘆! 這反應,和朱棣剛見到朱匣烽的時候,基本上如出一轍! “沒錯!” “秋兒就不說了,烽兒就是長得有些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