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璋覺得,如果大明告別一分為三的局面,再加上有朱匣秋、朱匣焌、朱匣烽和朱匣燁幾兄弟齊心協力,大明的發展只會更好! 當然,這其中肯定會存在變數! 畢竟誰都不知道,如果這樣更改歷史的走向,最終又會走到哪一步,最終的結果又會是好的,還是壞的? 當然,朱元璋和朱櫟都不會放棄這種嘗試的機會! 因為他們還有改錯的機會,只要朱元璋還活著,通過國運祥瑞,他們就能知道未來發生的事情! 也就是說,一旦出現了背道而馳的情況,還能夠及時止損,調整方略,換一條路繼續走! 所以朱元璋和朱櫟,至少目前都不會擔心,改變了歷史,會出現越改越糟的情況! 萬一真的出現這樣的苗頭,那直接再改就好了! “對了,這東瀛原本不是只設了一個省么?” “怎么變成三個了?” 朱元璋這時又看著面前的這張版圖,露出了詫異地神色。 國運祥瑞之前給他的那張大明版圖,東瀛分明就是一個整體來著! “誠武時期開始,東瀛的確只有一個省!” “但如今東瀛一個地區,人口就已經達到了一億左右,所以才分成了三個省!” 朱之欽聞言,則是笑著解釋道。 “光是一個島嶼的人口就有一個多億了?” 朱元璋聞言又是一驚。 洪武時期的東瀛,那才多少人呢? 也只有幾百萬而已! 尤其是到了誠武年間,東瀛更是直接被老九屠成少數民族了,如今居然能有一個多億的人口,又怎能讓朱元璋不震驚? “沒錯,不過其中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是漢人,全都是當年從大明遷徙過去的漢人后裔!”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才是和族人!” “如今的明國,由六十八個民族組成,其中漢人數量是最大的,達到了十五億!” 朱之欽繼續解釋道。 朱元璋聞言,這才恍然地點了點頭。 百分之八十都是漢人,那還好! 原本他還擔心那些和族人壯大了之后,會不會影響到大明的穩定呢,不過現在看來,就這點人口也掀不起什么浪花來! 沒看到漢人的總人口都已經突破十五億了么? “咱記得東瀛打下來之后,就是秋兒那個兒子,被封為了岐王,然后就藩到了東瀛對吧?” “好像還帶了五十萬左右的漢人!” “沒想到六百年之后,都發展到一億人的規模了!” 朱元璋也不由得感慨起來! “沒錯,晚輩在當上皇帝之前,就是岐王!” 朱之欽笑著點了點頭。 皇帝的兒子才能封王,所以朱匣秋一脈,在紀武皇帝朱之欽當上皇帝之前,都是一脈相承,只有岐王這么一個封號! 這種局面,一直到朱之欽當了皇帝之后,才開始改變! 如今朱匣秋這一脈,除了朱際焿這個皇帝之外,還有三個藩王爵位,也是最為強盛的一脈,而岐王也是其中之一,得以延續到了現在! 也可以說,東瀛是朱之欽發展起來的根本! “朝鮮居然也分了兩個省!” “東北朝鮮五省,朝鮮也占了兩個省,也是因為人口的原因?” 朱元璋這時的目光,又放在了朝鮮半島之上! “沒錯,如今朝鮮地區的人口規模,兩個省加起來也接近一億左右!” “其中鮮族人口大概一千多萬,剩下的也全都是漢人!同樣漢人的數量占八成以上!” 朱之欽理所當然地點了點頭。 “難道漢人和鮮族、和族都不通婚的么?” 朱元璋又對這樣的人口結構感到了一絲好奇。 不管是東瀛還是朝鮮,原住民的比例似乎都維持在很小的一個程度,死死地被漢人給押著! 按照道理說,如果雙方能夠通婚的話,生下來的孩子,應該都是隨男方劃分族群的! 哪怕漢人數量更多一些,但和族和鮮族的人口不應該這么少才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