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如果朝中的這些重臣,如果都能支持自己的話,也未必就要等到當了皇帝之后,這次穿越回去之后,朝廷的官報也就可以搞出來了! 雖然報紙傳輸信息的效率和廣播以及電視根本沒辦法比,但在洪武朝已經是能夠想到的最好的,也是最高效的辦法了! 實際上報紙這種東西,并不是什么新鮮玩意。 不管是唐朝還是宋朝,都已經有朝廷官方發行的抵報,這也是報紙的前身! 只不過皇權時代,抵報這種東西并不被重視,所以千百年來也并沒有多大的發展,能夠看到的內容,和發行的范圍都有限的很! “報紙?” 朱標等人聞言,也是雙眼一亮。 “沒錯,朝廷想要深入改革,很多政策都應該要讓老百姓知道,也只有老百姓都知道了,底層的官員才不敢陽奉陰違,做得太過分,也能從根源上緩解底層官員不作為的問題!” “朝廷這邊的監管是一方面,同樣也要讓老百姓擔負起監管的職責!” “從上到下,信息完全通暢了,才能保證朝廷的政令能夠更好地實施和落實!” 朱櫟一本正地點頭解釋道。 “可問題是大部分的老百姓,其實根本就不識字!” “報紙即便是發行出來,也只能給識字的讀書人看!” 朱標皺了皺眉頭,也把發行報紙面臨的最大問題給提了出來。 畢竟是文字信息,首先你得看得懂報紙上說了什么,才能了解朝廷的政策對吧? 看都看不懂,那報紙對于普通不識字的老百姓而言,就等于是廢紙了! “所以說,大明的教育,也必須要進行改革!” “如今我們都穿越到三百年后了,完全可以借鑒一下紀武時期的教育模式!” “快的話只要兩代人左右,大明至少就能有八成以上的人都能夠做到最基本的識文斷字了對吧?” “在此之前,朝廷完全可以安排人定時定點的給不識字的老百姓用口頭播報的形勢,傳達朝廷的政令!” “這需要專門設立一個部門,由當地直屬的官府負責肯定是不行的!” 朱櫟則是一臉正色地繼續補充道。 聞言,李信等人也都露出了若有所思地神色。 這一次的穿越,對于李信這幫文官的認知顛覆顯然是最徹底的,如果換做是穿越之前,朱櫟提出這些概念,他們當中大半的人肯定是不會認同的! 但現在,沒有人會懷疑朱櫟所說的事情是否正確,因為三百年后的大明,已經給了他們一個肯定的答案! 所以他們這些文官,現在一門心思想的都是該如何幫助漢王朱櫟對大明朝進行改革,如何推動時代的發展,也好讓他們自己也跟著青史留名! 這是一種積極地,正向的思想轉變,朱元璋和朱櫟他們自然都看在眼里,也都覺得十分滿意! 看樣子回到洪武朝之后,深入改革的計劃將會順利許多,也會更加的有效率! 就在這時,電視里正播放的一則新聞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朱匣烽更是直接笑出聲來,因為大暴君朱匣燁的畫像居然流失到了海外其他國家! 新聞里講的就是這件事情! “老四也夠倒霉的,背了個暴君之名,連自己的畫像都沒能保住,居然出現在了其他國家的博物館里!” “也不知道老四的那幫后輩,能不能把他們老祖宗的畫像給弄回來?” 朱匣烽的語氣當中滿是揶揄,有那么點幸災樂禍的意思。 “大公子,您就別笑了!” “這畢竟是明國老祖宗們傳下來的文物,無論如何這畫像都不能流失海外,肯定要想辦法弄回來的!” “否則大明的臉往哪擱啊?” “而且這還是誠武皇帝手繪的真跡,放在這個時代,也算是價值連城的國寶了!” 李信等人聞言,則是一臉的無奈之色。 尤其是李信,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畢竟朱匣燁可是他的親外孫啊! 剛知道朱匣燁居然也開創了西大明,成為了西大明的開國之君的時候,李信心里還有那么點竊喜,心說我外孫子原來這么牛逼的么? 但是這個大暴君的名頭出來之后,李信多少又有些蛋疼了起來! “怎么你四弟的畫像流失海外,你很開心么?” 朱櫟也是皺著眉頭,語氣不滿地瞪了朱匣烽一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