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說趙佗還算離得比較遠,相對陌生的長壽例子,那么張蒼就是離得十分近,同時他們也都很熟悉的那個了。 他雖然在景帝年間就去世了。 并且出生年月不詳。 但他年紀過百,同樣是公認的事。 因為他是荀子的弟子,而荀子在秦王政九年就已經去世了,在荀子去世的時候,他必然已經出師,年齡怎么也得有將近二十歲,畢竟荀子晚年已經不收弟子,說他是個稚童,實在說不過去。 而從荀子去世到他自己本身去世。 中間間隔了八十六年。 加上之前的二十年,他去世時實際年齡過百歲,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 “張蒼也只是例外!” 王太后再次堅定不移的說道,這種事不能多想,多想就會多思,多思就會多慮,萬一因一時沖動,做了什么忤逆不妥之事,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除了這兩個例子之外,很難再找到幾個確切活過百歲之人,傳說會仙家引導術,活到百八十歲,且被文帝召見過的竇公,也只是他自己這么說而已。 實際究竟多大,誰也不知道。” “可竇公目盲且長壽啊?!? “而且竇公也姓竇!” 建元帝顯然是鉆了牛角尖,他自聽到太皇太后說自創的龜息術有延年益壽之效后,便始終覺得心緒不寧,此時更是直接把傳說中,活的較久的竇公的竇字與竇太皇太和竇字聯系到一起,再加上兩人還都目盲,不免更覺得太巧合。 巧合到好像冥冥當中預示著。 竇太皇太后還能活很久。 巧合的他心緒難定,糾結非常。 被自己兒子這么一說,本來心緒很穩定的王太后都不有點動搖,但理智還是迅速壓過了她腦海當中的胡思亂想: “夠了,陛下,你心不靜了。 莫要多思多慮,太皇太后大病痊愈是件好事,陛下應該高興,還有,最近這段時間太皇太后生病,很多朝政之事都沒有稟奏給太皇太后,幾年前太皇太后便因為趙綰上書,勿將政事稟奏給她而大怒,陛下當不可再違背太皇太后意志,還是早日將近日政事告知為妙?!? 這個時候的一些人其實已經意識到多勞多思,多憂多慮傷身體,想要長壽除了生活作息,飲食健康之外,少憂少慮,且無甚雜事煩惱,也是重中之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