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善,日后若非天災,若非外敵匈奴入侵,出征御敵之大事,就莫要事事稟報于我了,些許小事,諸臣與陛下當能決斷。哀家也只是生怕徹兒他過于年輕氣盛,不知輕重,勞民傷財,諸侯列侯怨氣滿腹,方才不得以干政阻止他。 只要日后他能循黃老,撫國安民。 哀家自也不會過多插手。” 雖然依舊沒有說的太明白,但白圣的意思其實已經很明顯,就是想通過許昌,告知建元帝,自己要放權的態度。 而由許昌出面告知。 也能緩和他與建元帝間的關系。 但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不能再大肆提拔儒家了,還得遵循黃老之治。 而想要遵循黃老之治,就不能太過于勞民傷財,不能傷害百姓,不能大肆征派徭役,增加賦稅,一旦建元帝日后有所違背,白圣不也有理由出手干預。 算是有條件放權。 許昌好歹活了這么些年,還在官場混了這么些年,自然不可能聽不明白白圣的意思,再加上他也清楚自己當中間人做這件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當即便連連點頭,表示明白:“諾!” 隨后他就恭敬行禮,告退離開。 準備去未央宮告知建元帝這件事。 而白圣雖然準備放權,但也沒打算就這么一直悠閑做個養老的老太太,說到底,建元帝未來勞民傷財,導致民生凋敝的主要原因只有一點,就是缺錢。 他要是手里有用不完的錢糧。 何必費盡心機的又是掠奪百姓。 又是掠奪諸侯列侯,豪強世家呢! 如果能解決錢糧不足問題,很多問題根本就不會出現,要是再稍微提升一下生產力,提升一下武器軍械,那必然會有更多的問題也不會出現,反正閑著也是閑著,而且遇到問題總不能光靠阻止去解決,還是得從根源上解決更好。 所以在許昌離開后,白圣很快便安排自己的親信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資產。 并在內心琢磨該從哪方面做起。 以及將哪些人拉進來一起合作。 她畢竟是個目盲的老太太,很多事情根本沒辦法親力親為,連看奏折看賬本都無法辦到,為什么是向她稟奏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