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到未央宮的建元帝,正琢磨他皇祖母把丞相許昌招進宮打什么主意呢。 便有宮人進殿表示,丞相求見。 雖然建元帝很不待見這個由他皇祖母一手提拔起來的丞相,覺得對方就是他皇祖母在前朝的代言人,但丞相畢竟是名義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說不定還是過來傳遞皇祖母懿旨的呢。 所以他也只能悶聲許其覲見。 并在側(cè)殿接見他。 “臣見過陛下,陛下千秋!” 因為建元帝本就跪坐著,所以許昌進殿后便立刻按規(guī)矩跪坐下來,行禮。 而建元帝,則是微微回禮,并道: “許相客氣了,請安坐,朕剛從皇祖母處回來,許相便匆匆而至,不知是皇祖母有話對朕說,還是許相有話?” 此時大家都是跪坐,最多就是跪坐的時候在屁股后面,兩腿腳踝之間,放置一個很矮的小坐具,這樣長久跪坐的時候能夠稍微輕松一些,不至于太累。 不過大多是休閑會客使用,正經(jīng)場所一般不會用這種讓人輕松些的坐具。 上朝顯然更不可能隨身帶著。 所以此時,側(cè)殿里建元帝與丞相許昌,正面對面跪坐,反倒是宮人站著。 為什么后來形容下人,用侍立左右來形容呢,因為過去下人確實是在主人跪坐時,恭順的站立在主人旁邊伺候。 “是太皇太后有話要說。 太皇太后言,以后除天災(zāi)人禍,匈奴入侵或?qū)ν夤シブ惖拇笫拢筒挥迷俜A奏于她了,您若以黃老治國,不大力提拔儒家,太皇太后便不會再干預(yù)。 娘娘望您勤政愛民,與民生息!” 許昌并沒有打機鋒,而是相對直白的,將白圣的話復(fù)述了一遍,簡單直白到人只要不是太傻,肯定都能聽明白。 聽到這,建元帝內(nèi)心先是一喜,但隨后又有些擔(dān)心,他皇祖母這番話說是放權(quán)給他,但實際還是給了一定范圍條件約束他,萬一日后做出些他皇祖母不喜的事,想來他皇祖母必然會再出手。 可他想做的事先前就已經(jīng)做過。 后來被他皇祖母全都廢了。 這么看的話,這種放權(quán)跟沒放好像也沒啥區(qū)別,依舊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或者實行新政,屬于妥妥的雞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