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是這么想,也是這么問的: “母后,竇嬰他怎么會假傳先帝遺旨,而且這事又與我弟弟有什么關系? 狠心的難道不是劉徹嗎?” “與徹兒有關,但根子還是哀家那好兒子劉啟,原太子劉榮被廢時,竇嬰和周亞夫堅決反對,可因啟兒他主意已定,所以劉榮終究被廢,后來啟兒甚至更進一步,派酷吏逼死哀家孫兒劉榮。 就為了盡量替劉徹消除威脅。 周亞夫也因為不支持廢太子,同時在很多事上與啟兒有爭議,以及功勞過大,擔心他會功高蓋主之類,而最終結果你也知道,被硬生生逼的絕食而死。 竇嬰之所以能活著,全靠哀家。 他估計知道哀家會阻止,所以并未殺竇嬰,但故意給他留了份秘密遺詔。 允許他遇事可以便宜論上。 也就是允許他拿著那份遺詔,不經許可進宮,直接面見劉徹,求份恩典。 基本等同一份免罪金牌吧。 但你也知道,所有旨意都必須在宮里留一份副本,可是他交給竇嬰的那份遺詔并沒有在宮內留副本,而沒有副本的遺詔,自然就是偽造的,罪該族滅。 剛開始,哀家還以為宮里可能有副本,只是因為哀家已經去世,宮里沒人能夠制衡王太后等人,所以副本可能被王太后,或者被徹兒偷偷找到并銷毀。 以此來誣陷竇嬰,要將他族滅。 但哀家后來仔細查了一下,沒有副本,一開始就沒有副本,而竇嬰的性子你也知道,向來固執,有些事連哀家的面子都不給,在這件事上撒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排除所有不可能后。 剩下那個再不可能,也是真相了。 那就是這一切都是啟兒的謀劃,他死后還要留份陷阱,設法除了哀家的殘存勢力,這還真符合他一貫的性子?!? 因為文景之治比較聞名的緣故,白圣以前對景帝印象還是挺好的,直到她接受完原身所有記憶,對景帝的濾鏡才算破碎,他治國確實可能還算湊合,但本人性格和人品,真真有點一言難盡。 做太子時,因為下棋有所爭議,抄起棋盤,打死吳王世子的事就不說了。 誅殺晁錯,還對外宣傳斬御史大夫晁錯以謝七國,逼死平定七國之亂第一功臣周亞夫,以及廢太子劉榮并且派酷吏逼死他,過河拆橋,翻臉無情,刻薄寡恩的形象可謂躍然紙上,另外他死后殉葬的刑徒,應該在萬人以上,這一切與仁善之類形容詞,是丁點也不沾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