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年后,建元帝繼續堅持往朝堂當中安插自己的親信,并逐漸孤立白圣的親信,在不動丞相等關鍵人員的同時,將更重要的職責安排給聽命于他的官員。 也就是慢慢架空太皇太后的勢力。 這種操作并不算奇怪,很多皇帝都這么干過,比如西周年間的三公都是真正的位高權重,實權大官,而如今的三公只能算恩寵虛銜,原因就是在于他們權力被君王慢慢分化,交給了其他人。 建元帝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把本屬于丞相和御史大夫的權利分給其他官員,那樣即便擔任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官員是太皇太后的人,也不妨礙他擴大勢力,增加在朝堂中的話語權。 對此,白圣不可能看不出來。 但她并沒有出手干預,因為她在忙自己的事,當她的布局徹底穩定,即便她在朝堂中一個親信沒有,她真正想做些什么大事,或者說想阻止建元帝做些什么事的時候,建元帝必然無法阻擋。 而她的布局就是—— 在全國各地,到處建廠招人。 紡織,冶金制鹽之類都要人手,開荒種植也要人手,所以在全國各地建廠招人,本來就是白圣必須要做的事情。 而她僅僅只須在建廠招人時,多在三軍士兵來源較多的區域建廠,并且優先招聘在職三軍士兵的親屬,乃至于殘疾的退伍士兵,以及陣亡士兵的親屬。 便足以輕松應對建元帝的架空。 畢竟不管君王們再怎么吹噓君權神授,實際權力就是兵強馬壯者得之,或者說,通過其他方式獲得的權利,遠沒有兵強馬壯來的穩妥實在,不可動搖。 先前白圣手握虎符,其實只能算明面上擁有調動三軍的權力,而且也僅僅只是一部分權利,如果建元帝真的撕破臉去策反三軍高層,那么白圣很可能根本無法靠虎符,去調動那些三軍士兵。 實際效果還不如孝道壓制好用。 而現在白圣做的,無疑就是真心換真心,以真心換忠誠,并且順帶著將絕大多數底層士兵,連帶著他們的親戚家屬和未來,捆綁成一個共同利益群體。 當這個利益群體正式成型后,即便未來白圣手里沒有了虎符,他們也不太可能聽從調令,去做危害白圣的事情。 忠誠于自身的利益。 永遠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