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以說國庫的錢一下子就充盈了起來,下一次攻打匈奴也不用建元帝從自己內帑中掏錢了,國庫的錢就夠用了。 等太皇太后和皇帝兩人都按照最新的商稅繳了稅錢,這件事便算是定下了基調,那就是沒有人能逃脫的了,所有經商行為都要按照最新的商稅交錢,列侯和諸侯王也不例外,畢竟他們再大。 還能大過天子和太皇太后嗎? 而緊接著,便是整個大乾帝國開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退稅和收稅環(huán)節(jié),退還一些小商販先前收的稅錢,以及針對大商人重新核算稅率,扣除原先繳納的稅款之后,要求他們按新法進行補稅。 過程肯定不可能一帆風順,有人反抗,也有人消極對待,或者故意隱瞞。 官吏操作同樣存在瑕疵。 比如說有些稅沒退到位,有些收稅的小吏存在敲詐行為,這些都是根深蒂固的頑疾,別說現在了,幾千年后也沒辦法徹底解決,只能說從全國范圍來講沒出什么大問題,整體局勢趨于穩(wěn)定。 同時收上來很多商稅。 那些商稅足夠再打兩三次匈奴了。 而且如果不出意外,以后每年都能多出這么多收入,就連打敗匈奴之后建城,遷徙百姓,擴張領土的錢都有了。 隨著巨額稅收到賬,建元帝當然就是秣兵厲馬的為再次討伐匈奴做準備。 而白圣則是正式將商會往西域方向擴張,沿著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那條路走,為了保護商隊,她還調動了整一萬精兵。懂她的人明白,她僅僅只是出于擔心西域沒那么安全,不想人員損失太大,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去西征呢。 除此之外,白圣還開始大規(guī)模建造船只,倒不是準備開辟海上絲綢之路。 主要是想收集一些新物種。 順帶著把附近金礦銀礦收入囊中。 大乾金銀礦數量不多,就算有,也不是方便開采的那種,大多是貧礦,從外面多挖點回來,不論是作為貴金屬儲存,還是鍛造成錢加入貨幣流通行列。 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畢竟金銀本身就存在價值,多數國家也認可,即便數量過多影響也不大。 至少沒信用貨幣超發(fā)的影響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