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白圣很多前期投資的研究項目,都順利出了成果,那些化學成果僅僅只是冰山一角,良種培育,深耕細作,簡單化肥的批量生產,這些年都已經逐漸成熟,甚至于構建好了完整產業(yè)鏈,所以接下來白圣不可避免會進行全面推廣。 在土地畝產平均下來只有百來斤的時代,一個推出正常種植能夠收獲兩百來斤,加點土化肥便能收獲三百斤,用點簡單化肥能收獲五百斤良種的存在。 說一句位比神農,可謂毫不過分。 光這一點,便足以將白圣這個太皇太后威望推到頂峰,即便白圣將大部分功勞都安到了專門負責育種和研究的那些農家子弟身上,也不影響她的光輝形象,以及她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建元帝要不是還有手下衛(wèi)青大敗匈奴的戰(zhàn)績在,都快直接沒有影響力了。 這種情況下,他再怎么想要獨尊儒術,也只能迫不得已捏著鼻子,幫忙多吹吹農家有多么多么厲害,貢獻有多么多么大,并給農家子弟大肆封爵賞賜。 沒辦法,他只有這么做,也必須這么做,才能盡量將百姓的關注點轉移到農家身上,從而削減太皇太后的影響。 太皇太后的聲望再這么漲上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得有人讓他退位讓賢。 也就幸虧太皇太后年紀大了,同時還是個女的,但凡她要是個男的,有這么大的聲望,具體情況恐怕就真的說不好了,指不定王莽篡位得挪到這邊來。 不過即便如此,建元帝也是絲毫不敢忽視他皇祖母暴漲的聲望,以及人人稱頌的賢名,只能拼命宣傳農家,盡量淡化他皇祖母在當中的影響,農家說的那些多虧了太皇太后指點,多虧太皇太后給出方向,太皇太后功勞最大,他們農家只是幫忙干了些活之類的話,都被他盡量淡化,甚至直接抹除,不宣傳。 之后白圣推出各種先進農具,以及其他先進工具,建元帝也是如出一轍的拼命幫忙宣傳和獎勵墨家,一時間農家墨家這兩個已經衰敗了的百家學派,瞬間成為大乾頂流,其民間影響,特別是普通百姓心中的影響更是超過了儒家。 看起來好像白圣損失不小。 耗費不少精力,做了這么多事,結果也就前期得了一些名望,后來隨著建元帝親自下場,有些人可能都不知道高產良種以及各種先進農具與她有關系。 但實際來講,這一切,其實都在白圣的計劃之內,也都在她的掌握當中。 …… 這不,剛得了列侯爵位的農家首領和墨家鉅子,都來不及慶祝,就趕忙先前往白圣的長信宮拜見,很不好意思的請罪,并表示他們會努力澄清,最大功臣是太皇太后,絕不會任憑陛下胡說。 對此,白圣當即便輕笑擺手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