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又比如出資鼓勵小說家創作,給潤筆費幫忙連載小說的同時,還又開發了不少其他文娛項目,漫畫說書,舞臺劇之類超前娛樂類型都被白圣搞了出來。 隨著印刷術越來越成熟。 搞這些毫無問題。 可以說但凡能發展的百家學派,白圣基本都有進行合作,至于為什么不找百家學派之外的人合作,這年頭的文化人基本都是百家學派門人弟子,即便自己不承認,學的也是百家學派的內容。 不找他們合作又能找誰合作? 識字有能力的,怎么都比不識字也沒能力的要好合作,也有合作條件啊! 對此,建元帝也就著重關注了一下醫家那邊的情況,因為在他看來,剩余百家當中,只有醫家可能能出點轟動性較大的成果,畢竟醫術確實與百姓民生息息相關,同時神農氏出名的也是種植五谷和嘗百草,要是醫家搞出什么效果較好的靈丹妙藥,能夠救死扶傷的話。 影響應該不會比高產糧種差太多。 至于剩下的百家,比如小說家和雜家之類,則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一群編故事的,和經商順帶著搞學術大雜燴的,能有啥出息,關注純屬浪費時間。 而只會耍嘴皮子的名家之類。 就更不被他放在眼里了。 可惜的是,白圣讓醫家搞的青霉素一直難以克服量產和純度的問題,所以建元帝短期內是沒有任何收獲的,想提前截胡,那也得有可以截胡的東西啊。 …… 相比較于熱火朝天,或者想要另辟蹊徑,復興自家學派的弱勢百家學派而言,儒家內部現在則是真的非常焦慮。 他們此刻甚至都覺得。 太皇太后簡直就是他們的克星。 建元帝剛登基的時候,他們以為他們儒家有了翻身的機會,畢竟那時候不但建元帝認可他們儒家,太皇太后的娘家侄子與皇帝的舅舅,也都是他們儒家門徒,誰看了不得說一句,大局已定。 可沒曾想太皇太后一出手,侄子不認了,孫子也要教訓,直接宣布廢了新政,澆滅了他們儒家即將興旺的火苗。 后來迫不得已,他們只能先茍著。 想把太皇太后熬死了再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