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因如此,原身的出身并不低。 至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同時她接受的也是世家女教育,這一點要比其他當做千金小姐一般,養在閨閣里的女子們好上很多,畢竟世家從來不輕視女兒,每一個女兒都是他們聯姻,維系彼此關系的重要樞紐,也是未來其他家族的主母,若是沒點本事,那可就不是聯姻,而是嫁出去禍害人家。 即便她母親只是旁支庶女,各方面資源肯定不如主脈嫡系,但也夠用了。 至少嫁給普通官宦人家沒問題。 絕對能撐得住,也有能力管家。 六歲那年,原身的父親便與祖父協商一番,給她定了娃娃親,是她母親那邊的一個表哥,關系比較遠的表哥,但畢竟姓崔,所以原身父親祖父很滿意。 原身母親也沒什么意見。 而原身當時還不懂事,并不關心。 等到后面懂事了點,知道娃娃親的含義后,因為根本就沒有機會與她那個表哥見面,再加上她表哥勉強也算有些才氣,所以,當時的原身還挺滿意的。 其他姐妹也都挺羨慕她。 世家子弟無疑相當有市場。 十六歲那年,原身嫁給了她遠房表哥崔英豪,婚后也琴瑟和鳴了幾年,直到十九歲那年,崔英豪外室有孕進府。 這個時候吧,納妾是很正常的事。 但養外室不是。 妾的地位就已經很低了,可外室的地位更低,從她們子女的身份權益就能看出彼此間的差別,妾的孩子至少是得到家族認可的,擁有正常繼承權,可外室的孩子不一樣,一般統稱為私生子私生女,不被認可,甚至覺得丟人現眼。 一個男人在外面有外室,不僅給家族丟臉,同時也是在打臉自己的正妻。 為什么這么說呢? 在如今這個納妾合法的時代,外面有女人不把她接進府,反倒養在外面當外室,一般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是對方的身份地位實在太過低賤,比如說青樓女子,比如說一些外族奴仆,又或者本人屬于罪人家屬,賤籍樂籍,這樣的女子在很多家族看來,連妾室都不夠格。 最多當個玩物。 同時也不可能允許她們生育孩子。 另一種可能就是正妻善妒,絕對不允許他納妾,所以只能無奈養在外面。 這兩種情況,前者所對應的自然就是給家族丟臉,后者所對應的無疑便是打臉正妻,在變相的說正妻善妒等等。 而那個外室女是誰呢? 是原身的一個堂妹,還沒出嫁,丈夫就因病去世的一個堂妹胡眷儀,發現這一點之后,原身無疑就更受刺激了。 有種被自家人背刺的感覺。 同時她公公婆婆,也不再認為是自己兒子的問題,而是他們胡家的問題。 本來他們還覺得可能是自己兒子不好,興許是自家兒子從外面帶了個不知道身份如何低賤的女子回來,正琢磨著要不要把那個外室女弄死,免得玷污了自家門楣,然后再教育教育兒子,結果兒子帶回來的竟然是他那媳婦的堂妹。 這么一來,他們是理所當然的覺得肯定是那個胡眷儀勾引他們兒子,甚至于胡家的家風就有問題,不然怎么能教養出這么個閨女,連累他家被人笑話。 所以最后這么一折騰,反倒成了他們胡家的錯,甚至于原身父親母親都不得不過來道歉,連帶著原身也不得不因此低人一頭,不但要忍下此事,還得對外表示胡眷儀是她同意,并納進來的。 沒辦法,這時候家族里一個女子的名聲,連累家族其他所有女子的名聲是相當理所當然且正常的事,要是對外傳出他們胡家女子勾引自家堂姐相公,還在外面給人家做外室并懷孕,他們胡家女子哪還有臉見人,剩下尚未出嫁,或者已經訂婚還沒出嫁的,又怎么見人? 出于這些顧忌,他們只能選擇要么將胡眷儀滅口,同時對其他人封口,要么忍下此事,并將此事找借口過明面。 至少面子上要過得去,不能留下什么勾引堂姐相公,并做人外室的流言。 而此時胡眷儀畢竟已經懷孕。 原身卻并未懷上。 權衡利弊后,兩家最終選擇的是后者,也就是留下胡眷儀的性命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委屈都讓原身自己忍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