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極宮,兩儀殿內。 聽完內侍王德的回稟,并且看完太上皇剛剛送來的修仙煉丹所需名錄,李世民不由陷入沉思,他現在也有些摸不準他父皇所說,以及所作所為幾分真幾分假了,要說假,至少目前的現實情況以及他父皇的所作所為確實符合邏輯。 可要說真,也的確很離譜啊,這世上真有能治療晚期風疾的金丹妙藥嗎? 從未聽他父皇說過這事啊。 “罷了,你按這份名錄上的要求將東西準備好,明日就送去太上皇那。” 也就最近兩年,他與他父皇之間的關系才勉強緩和了些,實在沒必要為了這點小事再鬧僵,年紀大了,不就得哄著嗎,修仙煉丹好歹還算安生,只要不想復辟登基,那就永遠是他的好父皇。 所以雖然糾結,但李世民最終還是吩咐王德,按單子給他父皇準備物資。 “諾!” 應了聲,王德便退下去準備。 無論是丹爐還是藥材,皇宮里其實都有現成的,畢竟他們可是奉太上道祖為先祖,怎么都不可能不準備些道家的用具,而且還是怎么精致怎么來,所以第二天一大早,王德便將白圣要的東西全部準備齊,送到大安宮并且安置好。 除此外還送了不少道士過去。 都是說自己會煉丹的道士,畢竟太上皇以前也沒接觸過煉丹修仙,送幾個有經驗的過去,好歹能交流下體會嘛。 最重要的是,不能讓太上皇自己胡亂煉丹修仙,別回頭把自己給毒死了。 可見李世民還挺貼心的。 病死沒關系,被毒死就不好說了。 收到東西,以及收到那些個道士之后,白圣因為想著不能讓這些道士在他這吃干飯,坑蒙拐騙,所以特地對他們進行了一次考核,懂醫術,認識藥材且會處理藥材的留下來,其他的都退了。 因為這些道士至少能在他煉丹制藥的時候稍微幫點忙,并不算毫無用處。 剩下那些只會念經和小戲法的。 留著不是浪費糧食嗎? 最后通過考核的只有三個,白圣也只留下了這三個,緊接著當然就是把王德給打發走,并且帶著那三個道士開始整理藥材,指導他們接下來要做什么! 總體來講,目前發展白圣很滿意。 至少他的想法順利實現了。 接下來只要這些藥材能夠一直源源不斷的送過來,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靠著這些藥材的進補,迅速突破先天境界,如果藥材的數量足夠多,質量也足夠好,大宗師境界也是能奢望下的。 至于天人,暫時沒什么好辦法。 即便在上一個世界,當天地靈氣衰竭到一定程度之后,想要正常突破天人境界,也需要很多科技設備的輔助。那些科技設備可是攀爬了將近四百年對應武道科技樹,才勉強制造出來的,白圣即便知道具體如何制造,乃至原理,沒有基礎工業的支持,也很難制造出來。 甚至于說句不太好聽的,舉國之力配合,都得花兩百年才有可能造出來。 再加上這個世界的很多原料,包括藥材,品質其實都不如武俠世界,所以天人境界,白圣暫時是不敢奢望了,他的小目標是突破先天,擁有自保之力。 然后就慢慢熬,看誰熬的過誰。 只要不死,總能抓住機會出頭。 反正李世民的壽命又不長。 白圣的計劃是順利進行著,李世民那邊卻不是特別太平,因為第二天一大早的大朝會上,魏征就開始勸諫他了。 先舉了秦始皇的例子,然后又舉了漢武帝的例子,以及其他因為求仙吃丹藥,晚年昏庸,把自己吃死,或者遺害頗深的例子。李世民剛開始其實有點生氣,但后來一想,修仙煉丹的事又不是他干的,是他爹干的,他就是給他爹準備了點原材料,屬孝順,何罪之有啊? 這次正好反懟一下魏征。 出一出前些年的郁悶之氣。 所以難得一點都不急,甚至臉色還很溫和的坐在那兒,慢慢聽魏征諫言。 等魏征說的口干舌燥,同時也有點奇怪于今天皇上怎么既不認錯,也沒反駁之際,李世民這才輕笑著慢慢說道: “魏卿怕是誤會了. 朕一向以為神仙事本虛妄,空有其名,生必有終,皆不能免。所以又怎么可能求神問仙,你說的應該是昨日朕派人去收集各種煉丹藥材,甚至還從長安好幾座道觀中請了不少道士的事情吧。 那些可不是朕要的。 是太上皇所要。 太上皇前些日子病重,想來你們也應該都清楚,就連太醫都認為太上皇可能時日無多,要早做準備,但太上皇自己藏了枚幾十年前,一個不知名云游道士送給他的金丹,并且死馬當做活馬醫的吃了那枚金丹,然后就恢復了健康。 所以太上皇便覺得這天下應該是有仙人,也有煉制仙丹之術,甚至覺得救了他性命的那枚金丹,實際便是仙丹。 因此昨日特地派人通知于朕。 讓朕替他準備那些東西。 先不提父命難為,父皇確實是靠金丹才能活命,如今自己想嘗試練練,朕也不好拒絕不是,畢竟唯一的一枚金丹已經吃了,若是拒絕的話,父皇下次再出什么問題,敢問哪位太醫能夠救治? 到時一切可就都是朕的罪過了。 但朕也知道,父皇可能并不是特別懂行,所以這才特地去各大道觀,請了些會煉丹的道士過去,也免得出錯。” 這番話可謂是有理有據。 直接把魏征給堵住了。 不管太上皇能不能靠自己煉制出救命金丹,但你要阻止太上皇煉,回頭太上皇生病了沒人治,也沒有金丹可吃的話,就妥妥是你的罪過,可要是沒阻止并鼎力支持,太上皇自己沒煉制出來。 則屬于天命難為。 魏征本來還想用阿意曲從,陷親不義,是為不孝,也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并不是孝順,反倒是不孝繼續勸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