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皇后娘娘,那幾個道士似乎有些不太贊同,覺得太上皇煉制丹藥只用各種草木動物,從不用朱砂鉛汞等金石之物,只能稱之為藥丸,不能稱之為丹。 太醫的診脈結果是,太上皇氣血充裕,頗為健康,另外太上皇并沒有對丹方進行保密,太醫院的太醫也看過,雖然不是很清楚煉丹原理,但那些藥材大多都是滋補類的藥物,連以毒攻毒,或者帶有毒性的藥材,都很少見,所以最多補過了,應該不會出現中毒的問題。 王太醫大概是這么說的。 您要不放心,臣把他叫來?” 肖諱也是如實回稟,而且他要不是知道這些,也不會如此鎮定,或者說如果太上皇吃丹藥已經中毒了的話,他早慌了,相關消息也肯定早送進皇宮了。 哪還能如此悠閑,慢條斯理。 畢竟太上皇要真自己撰一良方,然后他們也不阻止,自己把自己吃死了。 即便不用陪葬,恐怕也沒好下場! “哦,看來父皇還算明白,知道那些金石之物不宜服用,只以單純草木和動物煉丹的話,那不就是太醫藥方嗎? 罷了,如此本宮便安心了。” 聽到這,長孫皇后懸著的那顆心才徹底放下,同時還挺認可那幾個道士的話,沒有鉛汞金銀入藥怎么能算煉丹? 不就是太醫院搓藥丸子嘛! 真是虛驚一場。 古早的煉丹術,又稱黃白術,多以金銀銅鉛汞為原料,有時候也會加砒霜磁石,赤石脂,石灰,雄黃水銀硝石。 明礬硼砂之類,都是常用物。 反倒植物和動物用的比較少。 不用這些珍貴的東西,只用普通植物或者動物作為原材料進行炮制,在堅持傳統的古法外丹道士看來,就是大夫搓藥丸子而已,跟煉丹術根本不搭邊。 不加不朽之金,還原之汞。 如何能煉制出長生不老之藥? 放下心來的長孫皇后,很快便將肖諱打發走,并正好趁這機會,讓幾個孩子發表發表他們看法,算是間接教育: “你們也來說說各自的看法,順帶著商量一下,待會你們皇祖父煉丹結束出來,你們要說些什么,是如魏征那樣直言勸誡一番,還是多多順從父皇。” “母后,按剛剛的說法,皇祖父其實并沒有煉丹啊,他只是自己根據古方制作了些滋補的藥丸,應當是我們誤會了,或者皇祖父他誤以為自己在煉丹。 所以兒臣覺得,沒有必要勸誡皇祖父,反倒該替皇祖父辟謠,免得外界傳出皇祖父修仙煉丹,年老昏庸之言。” 今年年初剛剛大婚的李承乾,雖然只有十六歲,但已經算是個大人了,此時的他父母健在,弟弟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奪嫡想法,太子之位穩固,東宮輔臣溫和,對其并不嚴苛,且很認可他。 現在的他,是一個妥妥的樂觀開朗大男孩,跟未來被他父皇,連帶著咄咄逼人的東宮諫臣逼瘋的狀態截然不同。 還挺為他皇祖父著想的。 “兒臣也贊同太子之言,不過據說修仙煉丹是皇祖父自己親口說的,而且丹爐和道士也是光明正大送進來的,現在辟謠的話,恐怕效果微乎其微,甚至還會被一些人認為是我們在欲蓋彌彰。 所以兒臣覺得,謠要辟,但最好還是再勸勸皇祖父,比如說讓皇祖父把那些丹爐送回去,或者把道士們打發走。 搓藥丸的話,砂鍋之類都行。 應該沒有使用煉丹爐的必要吧。” 李泰的胖,從小就挺明顯,但現在還沒到癡肥的程度,只能算圓滾滾,挺可愛,他只比李承乾小一歲,可見長孫皇后懷他的時候,中間并沒什么間歇。 可能生完李承乾,剛坐完月子。 就又懷上了他。 此時的他,雖然可能還沒有十分明確的奪嫡想法,但確實已經有事事都想與他那哥哥李承乾爭一爭的潛意識了。 這不,特地在李承乾原有建議的基礎上又更進了一步,好像更周全一點。 緊接著,七歲的李治,以及年紀尚小的城陽公主和晉陽公主,則都跟李逵似的,表示俺也一樣,認同兩位哥哥。 新城公主才兩歲,沒跟來。 其他子女,其他不是長孫皇后自己親生的子女,也沒必要全部都帶過來。 將近一個時辰后,也就是白圣將自己的內力全部消耗殆盡,她才停止繼續煉丹,并且開始恢復內力。她煉制的那些丹藥顯然不同于普通藥丸,給別人看的丹方雖然沒有問題,但煉丹過程中如果沒有內力參與淬煉糅合藥性,那丹藥便不可能成型,效果也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藥效最多只有成品丹藥的十分之一,同時內部還有數量極多的丹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