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不是他沒事下毒,自己還能待在大安宮里愉快的玩幾年呢,哪用得著這么早就搬回太極宮,本來給李恪安排的劇本也不能用了,一切都得推倒重來。 原計劃中,白圣這時候應該做的是把李承乾拉到自己的大安宮住,并且盡可能保住孫子李佑,以及兒子李元昌的命,他們兩個可沒李承乾的命好,只是被貶為庶民流放,他們倆是賜死結局。 原身遺愿雖然沒提及這個,但他潛意識里確實不希望看到子孫自相殘殺。 被李世民賜死應該算自相殘殺吧。 所以白圣是準備能保就保的。 緊接著便是李恪開始獻寶,循序漸進的獻上曲轅犁之類能夠提高農業效率的農具,產量較高的糧種,以及能增加產量的深耕細作方法,土化肥的使用。 如果可以通過正常渠道,通過功勞足夠大,名望足夠高,直接成為太子。 白圣其實也不想瞎折騰,搞復辟! 復辟是最后實在沒辦法的選擇。 是如果不管李恪功勞多大,民間又有多么眾望所歸,李世民都不把皇位傳給他,甚至于百官們也反對的情況下。 才會不得已而為之的事。 但現在原計劃可謂是直接報廢了。 沒新計劃,只能走一步是一步。 “不是,父皇,我是想問,你為什么不殺我?甚至于還要讓我當丞相。”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派人給他父皇下毒的事無法辯駁,所以他壓根就沒打算裝傻充愣,他只是不明白他父皇為什么非但沒要他命,還打算讓他當丞相。 “怎么,你想死啊?” 白圣站起來瞥了他一眼,才道: “你狠的下心來做的事,朕可狠不下心來,你做的孽,回頭你下去自己跟建成元吉他們說,自己去面對你母后。 至于為什么讓你當丞相。 不過是讓你做個過渡罷了,你當丞相的時候記得培養一下李恪,等哪天李恪合格了,你就重新當你的秦王去吧。 到時朕也退位。 別真以為朕有多眷戀這皇位。” “父皇,李恪他非嫡非長.”李世民顯然還是更看重他與長孫皇后生的三個兒子,即便李承乾造反,他也從來沒想過讓李泰和李治之外的人繼承皇位。 “你一個造反逼宮上位的,怎么好意思說出這種話來,雖然你是嫡子,可你也不長啊,而且朕并不是跟你商量。 是直接通知你。 另外宗室政策朕也打算改改,回頭得把所有宗室成員召集回來,這一切都怪你,要不是你開了這么個壞頭,朕也用不著如此麻煩,去修改宗室政策。” 雖然白圣這番話說的不好聽,但確實是有點道理的,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直接奠定了整個大唐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格局,百年之內發生了四次宮變。 真真是“孝”死個人了。 對了,所謂的四次,僅僅指發生在玄武門的宮變,如果加上長安其他地方的,整個大唐發生了將近二十次政變。 過半皇帝非正常繼位。 說到這,白圣看李世民依舊并不是很服氣的樣子,當即便又繼續嘴炮道: “怎么,你不服氣啊! 還是覺得李佑和李承乾他們兩個一個造反,一個謀劃準備造反,跟你當年搞出的玄武門之變,沒有絲毫關系嗎? 你可就別自欺欺人了。” “父皇,我也是為了自保而已……” 李世民此時根本就無心辯駁,同時內心也基本確信,他父皇應該還是他父皇,不是別人變的,因為只有他父皇會不愿意殺他,會總惦記著他大哥四弟。 當然了,這并不意味著李世民就此甘心,只不過是暫時的妥協之策罷了。 只要活著,未來總有機會。 他父皇不就是如此嗎? 白圣看他這么消極,也沒什么心情繼續斥責下去,因為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雖然影響很大,但其實也只不過是在模仿隋煬帝楊廣罷了,雖然沒有十足的證據證明隋煬帝楊廣弒父,但確實有這么個流言,除此外,他矯詔賜死廢太子楊勇,則是確鑿無疑,早有前車之鑒。 接下來父子兩人可謂相顧無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