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時此刻,大明宮外眾人的反應(yīng)兩極分化十分嚴重,有人歡呼雀躍,有人臉色難看,也有人面露糾結(jié)以及為難。 有趣的是并非所有士子都欣喜。 更準確來講,欣喜的只是少數(shù)。 原因很簡單,如今科舉的這些士子并沒有什么為人民服務(wù)的意識,他們參加科舉考試唯一的目的就是當官,獲得權(quán)勢,帶著家族乃至于全族階級躍升! 百姓只是附帶而已。 偏遠地方的官,在很多人看來跟被流放差不多,吏更是為人所看不起,因此這兩個選項,他們又怎么可能滿意? 至于第一個選項,也就是做臨時督查官,并且查到一個官員違法亂紀,便能將對方拿下,自己直接取而代之,他們倒是滿意,但滿意的同時也清楚,風(fēng)險極大,這口餅有沒有命吃到很難說! 正因如此,才會有不少人面露糾結(jié)和為難,真正欣喜的終究只是少部分。 而讓官員臉色難看的,主要是在于白圣最后提及的官吏一體,日后吏有功勞也可以升級為官,一個縣衙可能只有幾個官,比如說縣令縣丞之類的算官。 其他的都是吏。 再說句不客氣的話,官員只能算是傳達指令的中間人,真正執(zhí)行朝廷指令的基本都是吏,收稅之類也是吏在干! 包括維持地方治安。 全部都是吏! 朝廷通過官員管理吏,而官員們則通過吏來完成朝廷的指令,管理百姓。 過去吏和官是分隔開來的,吏永遠成不了官,甚至于很多吏算賤籍,但誰又沒有跨越階級的夢想,官吏一體一旦徹底推行,絕大多數(shù)吏必然更愿意站在朝廷這邊,朝廷對天下的掌控力度,也將會更上一個層次,達到吏這個級別。 這是陽謀,無解! 因為百官一旦阻止,他們必然會得罪全天下的小吏,俗話說的好,閻王好惹,小鬼難纏,小吏就是小鬼,他們向下使手段,能讓百姓生不如死,向上使手段,自然也能讓那些官員痛苦難堪。 甚至讓他們死也不是什么難事! 所以百官再不滿,最多也只能私下搞點事,做些手腳,并沒誰愿意在如今大庭廣眾下直接反對,與無上皇辯駁。 至于還不太滿意的那些落榜士子以及候補官們,他們在聽完邊上百姓議論后,也清楚這已經(jīng)是極大讓步,要是他們再有想法,只會讓人覺得貪得無厭。 或者說不愿意吃苦。 不愿意為百姓著想。 再加上這時還有人領(lǐng)頭大呼無上皇英明,他們也只能隨波逐流,跟著一起稱贊無上皇英明,緊接著便是李恪十分恰當?shù)卣境鰜恚硎咀约簳杉{皇祖父的這些建議,但一些細節(jié)還需要繼續(xù)商榷,所以具體政策要緩上十天半個月。 才能正式對外推出。 然后他便宣布此次控訴會結(jié)束,所有人排隊按順序退場,李恪與白圣兩人則直接轉(zhuǎn)身回大明宮,并要求一直跟著他們做記錄的史官,將剛剛記下來的內(nèi)容抄寫一份,送到如今的官報處刊印。 明天早上相關(guān)內(nèi)容就能見報發(fā)行。 足以輕松覆蓋長安城。 半個月內(nèi),這些官報便能通過各地的驛站,迅速傳遍整個大唐,當然,一些特別偏遠的地方可能會稍微晚一點。 但至少大部分主流區(qū)肯定能收到。 大部分小吏應(yīng)該也能知曉。 總體來講,計劃還算順利。 之后百官乃至于一些世家門閥,雖然有意見,但寒門與小吏的力量顯然也不容小覷,再加上李恪這些年沒少發(fā)展軍事實力,以及培養(yǎng)自己的親信,所以白圣那些提議在經(jīng)歷一番拉扯后,九成都順利推行了下去,只有一點沒成功。 就是發(fā)現(xiàn)六品到三品之間的官員有違法亂紀現(xiàn)象,也可以直接取而代之。 成為對應(yīng)的代理官員這點沒通過。 百官普遍認為,六品以上的官員已經(jīng)不能算小官了,需要處理的事情也不是以前從來沒當過官的普通進士所能處理的,而且這對其他通過正常渠道當官的進士并不公平,畢竟進士一般也就只能授予七品以下的官職,只有狀元探花等前三名,運氣不錯可以得到六品官。 所以那些候補官能直接得到六品以下的官位,已經(jīng)算相當不錯的待遇了。 因為總體來講無傷大雅,所以李恪也就沒跟官員們就這點爭論下去,稍加修改了一番,便正式推出了這些新政。 同時專門派遣親信,前往吏部組建了一個臨時的辦公隊伍,專門負責(zé)處理那些候補官,以及落榜士子們的申請。 科舉改革下一次會直接執(zhí)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