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粗略說了一下大概兌換比例,張山開始琢磨將家里這些糧食換成些啥了: “我看這個精米精面各留十斤,給娘和兩個孩子偶爾換換口,他們一個年紀大了,還有兩個年紀小,腸胃都不如我們,吃點細糧,應該會對身體好些。 另外稻谷和小麥粒也各留十斤。 等過年吃。 那些玉米面就不拿去換了,正好家里還有很多玉米芯,回頭有空我把玉米芯都磨成玉米芯粉,摻到玉米面里吃。 剩下的換點土豆紅薯,但不能換太多,一樣有兩三百斤,差不多就夠了。 另外還能換點黃豆小米,黃豆能磨豆漿,做豆渣餅,小米熬點小米粥,小米粥養胃,我娘也能吃點,對腸胃好。 剩下的都換成碎米糙米陳米,質量差的面粉,另外再換點糠,摻著吃。”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最終大概能把家里這六百斤吃的東西,換成將近兩千斤能吃的東西,夠全家吃一年了。” 即便核算下來,平均每人每天有一斤能吃的東西,但在極度缺少油水的情況下,一斤糧食最多只能吃個半飽,加上野菜南瓜之類東西,估計才能有個六七分飽,而就這,他們便相當滿足了。 這么一計算,張山和黃招娣兩人就更為安心了,夠了夠了,夠吃了,不但夠吃,甚至還能余些救濟家里親戚們。 畢竟剛剛計算的只是他母親這次帶回來的食物,而他們家其實還有百來斤糧食外帶幾百斤代食品,另外再過幾個月,田地里面多少也有些收成,把這些全部都算上,甚至于能說有所富裕呢。 徹底放下心來的夫妻兩人。 很快心疼不已的吹滅油燈,休息。 ……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張山就早早醒來,并且帶上十斤精米,前往十幾里開外的鎮上黑市,換取雜糧粗糧。 他顯然沒能力,也不敢將家里這些精糧全部運到黑市中,換成雜糧粗糧之類東西帶回來,而且那么多東西他也運不回來,所以只能少量多次的慢慢來。 至于具體換什么,他還真沒把握。 得到了黑市才知道有哪些可換。 然后有什么換什么唄! 等白圣按照她過去十年正常作息起來的時候,不但黃招娣已經煮好碎米菜干麥麩粥,張山也換好雜糧回來了。今天運氣不錯,碰到個愿意用紅薯干換精米的,而他帶去的十斤精米,換了四十斤紅薯干,雖然一斤精米能換十幾斤紅薯,但紅薯和紅薯干顯然不能劃等號。 一般來講,四斤紅薯曬一斤干。 是那種很干很干,基本咬不動,能當磨牙棒的干,跟九蒸九曬弄出來的那種類似蜜餞的紅薯干,不是一個東西。 這種保存的好,放一兩年都沒事。 煮粥的時候放點,雖不如新鮮紅薯來的香甜可口軟糯,但會更具飽腹感。 不過此時白圣的注意力,壓根就不在張山具體換了些什么東西上,她已經快被碎米菜干麥麩粥給難吃哭了,這玩意兒雖然叫做碎米菜干麥麩粥,但這個名字就跟餐館里的肉絲炒辣椒一樣假。 肉絲炒辣椒看不到肉絲,基本都是辣椒,碎米菜干麥麩粥則看不到碎米。 主要是麥麩,其次是菜干。 最后才能看到少許零星碎米。 而且還很稀。 另外先不提麥麩口感,菜干用的都是那種已經長老了的野菜曬的菜干,后世很多人喜歡吃野菜,但他們吃的是剛剛生長出來的那種頭茬,鮮嫩的野菜。 那些野菜處理的好,確實很好吃。 富有春意,甚至于還略帶清甜。 可很多野菜一旦過了季,或者長得稍微大了些,成熟了些之后,口感會變得很糙,然后可能還會夾帶苦味澀味。 總之就是會變得很難吃。 肯定不如正常蔬菜好吃。 如今這粥里放的野菜干,大多數都是那種長大了,口感變差的野菜曬的。 所以這碗粥的味道,白圣都不知道該怎么形容,有苦味有澀味,纖維多嚼不動,麥麩很難入喉,就連碎米都隱約帶著些霉味,真的是相當難以下咽啊。 而實際來講,不僅白圣覺得有些難以下咽,張山和黃招娣以及另外兩個孩子,今天早上吃的也格外慢,畢竟他們昨天剛吃了一頓好的,即便今天的粥比前幾天稠厚了些,依舊難以迅速適應。 又吃了兩口后,白圣突然醒悟,要是她不說的話,以后豈不是得跟著他們一起這么吃,甚至可能要吃幾個月,乃至于一兩年,所以當即放下碗筷說道: “招娣啊,以后用不著這么節儉。 這么跟你們說吧,如果不是不想太過于招搖,咱們家就是天天大魚大肉都沒有問題,所以不用再吃這些東西了。 還有小山,你也不用去黑市了。 更不用把精米換成雜糧啥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