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沒一會兒,臉盆大的一砂鍋粥就被他們吃干凈了,最后還又往鍋底倒了點水進去,攪了攪喝掉,不但不浪費,鍋都順帶著洗了,一個個難得有飽腹感。 緊接著便是仔細叮囑兩孩子,不要對外說實話,別人問,只說吃的麥麩。 等兩孩子三番四次保證完。 才將他們打發出去。 然后白圣繼續解答兒子和兒媳的疑惑,可以說,除了沒帶他們倆親身體驗一番之外,能說的,白圣基本都說了。 “好了,我跟你們說的事情天知地知,你們知我知,就別再告訴更多的人了。還有,小山,今天晚上天黑后,你帶上手電筒,背百來斤糧食給你妹妹。 他們家日子應該也不好過。 家里四個孩子…… 你妹妹未來結局比你苦,她六十多歲就去世了,你好歹活到了七十幾。” 原身除了張山這個兒子外,還有一個嫁出去的女兒張水,嫁給了附近另一個村子的周家棟,是個孤兒,外地逃難過來的,長得不錯,人也算吃苦耐勞。 最重要的是原身閨女看上了他。 婚后,他們小夫妻倆雖然沒有長輩幫扶,但畢竟年輕力壯,同時也愿意吃苦,所以日子過得其實還不錯,之后生了孩子,原身也有幫忙照顧,所以在年景不錯的情況下,他們日子過得還行。 大魚大肉啥的吃不上。 但溫飽絕對沒什么問題。 可最近不是年景不好嗎,他們家四個孩子又都還沒到掙工分的年紀,再加上原身此時也無法提供什么幫助,所以他們家的日子,想也知道,不會比原身家好到哪去,或者還有可能更差一些。 畢竟張山只有兩孩子。 張水有四個孩子,多兩張嘴呢。 “知道,娘,百來斤夠嗎?”其實不用白圣說,昨天張山就有想過,等將家里精糧都換成粗糧和雜糧之后,送幾百斤給自己妹妹,此時知道白圣能隨時前往未來購買糧食,就更沒啥顧忌了。 百來斤夠啥的。 放開了吃,最多一個月就沒了。 “先送點過去吧,如果你妹妹堅持問的話,你可以適當的透露些,讓她別擔心,放心吃,只要平日低調點就行。 另外你們看看有什么想要的,趕緊列個單子給我,我有空去替你們買。” 透過原身記憶,白圣很清楚,自家兩孩子嘴還是挺嚴的,他們老爹以前是山匪的事,從來沒往外說。另外兒媳女婿也還行,相比較于孤身一人,上無父母,下無兄弟姐妹的女婿,反倒是兒媳更有可能顧念娘家,想要給予些幫助。 所以頓了頓,白圣索性又繼續道: “還有招娣,如果你娘家有困難的話,多的沒有,兩三百斤雜糧啥的,咱們家還是能贊助的,再多的話,就有些顯眼了,我想,你應該能明白吧……” 黃招娣對自己娘家,其實沒特別深的感情,不過白圣此時能這么說,她還是挺感動的:“明白明白,我都明白。 但還是不要直接送過去了,等他們跟我要的時候,我再摳摳搜搜的一點點給吧,我家那些人我知道,要是直接送兩三百斤雜糧給他們,恐怕他們根本不會有什么感激之心,只會想要更多。” …… 因為白圣已經將情況說開,另外還又搬了幾百斤糧食以及不少罐頭,將地窖塞得滿滿的,給予黃招娣充足底氣。 所以中午她直接舍棄原先的套餐。 煮了鍋干飯,還開了肉罐頭分吃。 雖然農村住的相對分散,不至于煮什么,鄰居聞的清清楚楚,但也不算特別遠,如果真做一些比較香的東西,味道濃重的東西,還是很容易被饑餓的鄰居村民們聞到的。搶肯定不至于,但難免會問,甚至于試探,或者想借糧啥。 即便黃招娣廚藝還行,也能借著家里那些東西做一頓更豐盛,味道更好的飯菜出來,但她還是很低調的,盡量減少食物香味,這也算遵循低調的原則。 不過吃完飯后,上午下田干了一上午活的張山,便面色頗為糾結為難的不斷朝白圣看,看的白圣直接撇嘴問道: “你有什么事情就直說……” “娘,我不知道該不該說,也不知道該不該做,您不知道,自從您失蹤之后,咱們村里有不少人家都以為您是去山上尋死去了,然后還有不少人模仿。 這個月村里已經走了四個老人。 另外我看,咱們村里有好幾個人都已經浮腫了,以前如果沒有辦法的話也就罷了,可是現在我想幫幫他們,但又怕您會有危險,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