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養心殿,側殿,軍事處辦事點。 白圣剛一回來,便被明光帝以及一眾軍機大臣團團圍住,目光炯炯盯著。 顯然大家都很期待結局如何。 畢竟這也關乎他們的未來命運。 如果按過去的亡國流程走,他們在場這些人大概率是活不了的,特別是明光帝和宗室幾位實權王爺,更別說大同軍對勛貴、士紳官員向來比較殘忍了。 他們善終的可能性無疑更低。 不能將所有雞蛋放一籃子里,也不能真的百分百全身心相信大同軍的話。 白圣娘家鄭家,同樣并不例外。 之后主要有矛盾的是大同軍內部。 現在執行到位,結果就是,菜市街東口那邊天天砍頭,血流成河,大理寺和昭獄、天牢等各地能關人的地方,都快塞不下了,同時百姓個個歡呼鼓掌。 絕嗣更是妥妥的。 不然也沒必要提不能過繼,一旦絕嗣,就徹底廢除皇室,這哪是什么限制條件,分明是架在明光帝脖子上的一把刀,隨時可能落下,帶大乾一起消亡。 毫無疑問,他怕了…… 有的勸他為祖宗考慮。 白圣清楚,這時候自己不管怎么勸都沒什么用,還是得靠時間,來慢慢撫平他內心的恐慌和害怕,因此白圣沒有繼續勸,只是派人煮了些藥膳給他吃。 然而他親生父母那邊怕被連累,表示不可以,不能僭越,過繼了就是過繼了,再認回來又算什么,若是過繼了還能認回來,那不是光明正大吃絕戶嗎? 所以現在,他們其實也不敢奢望太多,比如保留權力、保留皇室。他們只希望能保住性命,以及抄家的時候給他們留些底蘊就夠了,就能安心投降了。 至于那些大臣以及王爺所言,真心與否,當然不是真心的啦,他們這么說純粹就是死道友,不死貧僧,回頭有危險的人又不是他們,站著說話不腰疼! 勸勸又如何? 而且要是明光帝不同意,回頭直接投降,皇室被廢的話,估計明光帝是亡國之君,他們也是亡國之臣啊,名聲很難聽的??扇绻鞴獾蹐猿謭猿?,當一當傀儡皇帝啥的,運氣好,堅持到他駕崩,再有個兒女來繼位,他們無疑就沒人在意了,也絕對不能算是亡國之臣。 白圣自然不可能害他。 另外便是,一些比較重要的兩國外交場合,可能會需要明光帝未來出席。 他被廢后又活了十四年才薨逝,活了五十幾歲,在歷史所有皇帝當中,壽命已經算排前列了,比明光帝上面好幾個皇帝活得都長,所以明光帝這么說是覺得自己能有山陽公結局就很滿意了。 但后面,他還又趕忙表示。 其他的,一切按他們的規矩來。 畢竟死刑的,要么魚肉百姓,要么曾經欺壓良民,手里有人命,身上沒人命的也夠不著死刑,撐死了流放邊疆。 皇室依舊要被廢除。 如果確認是民脂民膏的話,會直接沒收,但哀家與他們商定了個底線,最后留給皇室的總資產不會低于一千萬兩銀子,除此外,他們不會再給皇室任何支持,皇室所有開銷,都將自己承擔。 同樣能勉強避免成為亡國之臣。 如此又過了一天兩夜,直到第三日的早上,白圣他們一眾人等才穿上各自的官袍,誥命服,勉強擠出些笑意的來到京城門口,打開城門,迎接大同軍。 權力啥的,他們肯定是沒什么指望了,現在也只能指望下身后名好聽些。 再加上一旦他絕嗣,依舊廢除皇室的限制,皇室被廢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皇室現存所有資產,包括內帑。 過程肯定是顯得有些丟人的。 可如果投降也是抄家滅族的話。 畢竟白圣跟他們沒啥感情,同時人家又沒搞族滅啥,只是把有罪的人殺了或者關起來判刑,沒罪的人屁事沒有。 其實吧,大乾律沒什么問題,有些方面制定的還相當不錯,關鍵是沒人執行,或者說有人有特權,執行不到位。 也就是君主立憲協議! 接下來便好辦了,無非就是大同軍接管整個京城,對京城進行全面肅清。 不得不說,這話還真沒法反駁! 所以,自然也就沒繼續談下去,而明光帝與親生父母吃了頓飯,便向他們拜別,搞得跟生離死別似的,最離譜的是,他親生父母也覺得明光帝活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