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八十九還以為自己二十九呢。 結果摔了一跤,直接送醫院了,而且還做了場骨科手術,把股骨頭換了。 即便原身沒太多老年病,手術做的也還算順利,可是做完這場手術之后依舊是元氣大傷,從那之后,身體就開始急轉直下。要不是考慮到,不站起來動動,復健復健,身體更不好,她那個二兒媳婦都有直接把她綁床上的沖動了。 因為原身出事之后,她那大兒子大兒媳,以及閨女都有些不滿,覺得老二家沒照顧好原身,還讓原身干活之類。 才出了這事。 好在原身自己懂事,還沒有到老糊涂的程度,很清楚這不怪二兒媳,幫忙說了些話,不然她二兒媳婦真能氣死。 一群逢年過節才來看一趟的。 竟然指責她這養了二十年老的。 誰能不氣? 養傷期間,原身主要是二兒媳請的護工,以及閨女在照顧。二兒媳婦的小賣鋪倒是不忙,但關鍵的是,她還要在診所里面充當護士的角色,掛水配藥之類的活都要干,同時兼任村婦女主任。 計劃生育宣傳,防疫防病宣傳,各家人口,一胎二胎亂七八糟的事很多。 那么大宅基地,可沒那么好得。 不說天天都忙得焦頭爛額,但確實閑不下來,有時候吃著飯,那邊就來了個人要買藥,或者要看病,夫妻兩個勉強都能算醫生,可硬湊不出一個好胃。 所以只能請個護工幫忙照顧原身。 而閨女的話,主要就是過來給原身擦擦身體,帶點補湯之類,反倒大兒子一家有點隱形,太忙,只偶爾來看看。 畢竟夫妻店,又是租的房子。 每天一開門就得先背一筆債。 原身也能諒解。 傷好之后,原身二媳婦就更不敢再讓她干活了,而原身剛開始還能勉強控制得住,可時間一久,她就有些受不了了,總覺得啥活都不干,渾身不得勁。 結果就是,又摔了一跤。 這次沒那么嚴重,輕微骨裂。 當天家里爆發了一次爭吵,就要不要專門請個護工,又或者要不要把人送養老院去,乃至于得到老房子所有權的老大一家,該不該承擔部分養老責任。 爆發了一次比較激烈的爭吵。 原身二兒媳婦是真的有些心累,更怕她這婆婆在自己家死了,倒不是怕人死在房子里,導致房子貶值,她在城里有一套房,外地二線城市也有一套房。 農村那套房子并沒什么所謂。 她是怕有人說,她沒有照顧好自己婆婆,怕有人指責她讓婆婆干活之類。 可那活是她讓婆婆不干。 婆婆就不干了嗎? 再后來就是,原身的兩個兒子經過一番協商之后決定,讓原身在一家住一個月,就是這個月住在老大家,下個月住到老二家,每個月換一次,反正有車同時都在一個縣,來回距離并不算遠。 不過去老大家住了半個月。 原身就不樂意了。 她在老大家,只能住在餐館上方的那個小閣樓里面,除了待在房間里看電視之外,基本沒什么其他活動,也沒人跟她說話,撐死了就是在下面餐館沒人的時候,下來稍微坐一會兒,換換氣。 不是不讓她住到老大家的房子里。 關鍵是老大家就一個兒子,在外地上大學,夫妻倆為了做生意,每天早上早早就出門買菜,去自家餐廳備菜,為接下來開門做生意做準備,晚上忙到十一二點更是再正常不過,收拾完可能都一點了,每天在家時間不超過八小時。 還基本都是在睡覺! 這種情況下讓老母親住他們家,根本沒人照顧,與讓老母親一人獨居沒什么區別,所以只能讓她待在餐廳閣樓。 至少白天十幾個小時一直都在。 晚上忙完原身早睡了,總不能再把原身弄醒,然后帶著原身回家睡覺吧。 所以原身搬到老大家之后。 老大晚上索性也就不回家了,忙完關了店鋪直接上閣樓,陪原身一起睡。 這種日子原身有些受不了,因為她基本沒什么人可以說話,活動范圍也是十分狹小,周邊還沒熟人。在老二家她不但能溜達溜達,診所里還天天都有病人,真不缺人聊天,而且都是些熟人。 至少是一個村的,沒那么陌生。 一把年紀了,原身也不想這么委屈自己,于是在原身的強烈要求下,最終她只在大兒子家呆了不到一個月,就又重新搬回了二兒子家,一切恢復原樣。 二兒子夫妻倆只能千叮嚀萬囑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