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勤政殿。 鶴鼎銅爐里青煙裊裊,大殿里燭火悉數滅去,東方日出,天已經亮了。 今日早朝時間有點長,李鸞嵩坐在上首已然覺得疲累,遂換了個姿勢休息一下。 而站在下面的眾臣們更是苦不堪言,生生站了幾個時辰了,該稟報的事宜早就稟報完了,就是關于太子殿下要親征的事,君臣僵持不下,杠上了。 官袍下的雙腳悄悄交替支撐,偷偷休息卻又不敢被瞧出來。 這是雙方表明態度的時候,即便是站姿都不能有半分頹萎。 李鸞嵩執意親征,反對聲一片,有人說:“殿下不能只圖自己痛快,要為大鄴的未來和百姓的未來考慮?!? 有人說:“殿下還未大婚,更無子嗣,萬一有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 還有人說:“臣等并非詛咒殿下,所謂良藥苦口,臣等有規勸之責,不敢任由殿下任性妄為?!? 各種理由,總之就是不讓他去。 李鸞嵩也著實有些氣惱,可畢竟自己尚未親政,再看看那些固執的老臣,拍案而起,道: “諸位倒是極有耐心,那好,此事本宮也不再與你商議。三日后點兵,正陽門出發。” 說完頭也不回拂袖而去,任由他們七嘴八舌也置若罔聞。 “這可如何是好,絕對不能讓殿下任性妄為。” “咱們去找陛下和皇后娘娘吧,請求二位勸勸殿下?!? “走走走,大家同去?!? …… 三日,只有三日的時間,這些老臣們要拼盡全力阻止李鸞嵩親征,拉著同僚秉燭夜談、布局規劃;在帝后門口長跪不起,痛哭流涕;去東宮求見殿下,苦口婆心…… 無所不用其極。 李鸞嵩就是不見,不理,不聽。 長跪不起,苦肉計,照樣不理。 這是君臣的又一次博弈,看誰骨頭硬。 可是,老臣們的身體吃不消了,鬧了一整日眼看著那是位硬茬,再跪下去恐怕這把老骨頭真的要散了。 “殿下瘋了,果真是瘋了,我看未必是想親征這么簡單,恐怕還藏著點兒其他心思?!? 一語即出,眾人震驚后諱莫如深地點頭贊同。 “那就更不能讓他任性妄為了,如今年關將至,殿下必須留在京城主持大局。” “可是,他連陛下和娘娘的面子都不給呀,這可如何是好。” “依我看,咱們這般……” 有人出了餿主意,一眾人拍案叫絕,就這么辦了。 于是,三日后,眼看著天還沒亮,烏漆嘛黑地伸手不見五指,大街上已經都是人了。 正是這群老臣,官服官帽穿戴整齊,一個個面色鐵青直奔正陽門而去。 他李鸞嵩不是不見咱們么,那咱們就去正陽門堵人,跪在他的戰馬前,看他能否從咱們身上踏過去。 不是不見嗎,那就堵你的去路,讓你無路可走。 足足百十口子,老臣們帶著各自的門客、學生,也不管什么拉幫結派了,先將人攔住再說。 正陽門外烏泱泱跪了一地的人,個個面色肅然,脫了帽子捧在手里,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 看來真的是鐵了心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