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聞所未聞。 這個年輕人到底想到了什么點子? 沒準是個創新呢。 于是,方成民很誠懇的開口問道:“小伙子,能不能跟我說說你的想法,你想利用一種什么手段來治理大氣湍流呢?” “呃……” 陳鋒遲疑了一下。 這是科研人員的標準反應。 因為還不知道對方的身份,怎么能隨便把自己創新的點子說給外人聽。 這時,一旁的大所長姜林突然說話了:“你是哪個科室的研究員?沒事,你說吧。你對面這位是國家科學院院士方成民方院士。” 陳鋒一驚。 院士? 我擦! 自己對面居然坐了個院士。 陳鋒心里也是啼笑皆非。 行吧。 為了詮釋的更像一點,規則要求了自己得跟個別人溝通交流一下。 所以,陳鋒也沒再猶豫,而是恭敬的說:“方院士,我的想法不太成熟。如果您想聽,那我就說一下。您多指導。” “呵呵,不敢不敢。” 方成民連忙擺擺手。 這是真話。 院士雖然知識儲備非常豐富,但也不是萬能的。 方成民不是量子物理這個領域的專家,他也不可能什么都懂。 指點什么的都是客套話。 這時,陳鋒也沒再猶豫,而是侃侃而談起來:“方院士,我的想法來自于混沌效應對大氣湍流的一種影響。” “眾所周知,全球的大氣湍流系統其實也是一種混沌系統模型。” “這個論點早在‘蝴蝶效應’提出來的時候就被證實了。” “所以,假如我可以打造一臺設備,是不是可以利用混沌效應來影響大氣湍流。” “比如我在實驗室啟動設備,在大氣湍流之中引發小小的擾動,繼而在西北沙漠干旱地域掀起一場狂風暴雨?” “又或者在南方海域阻擋超強臺風的生成?” “又或者,改善全球氣溫,降低平均溫度,延緩極地冰川融化的速度?” “通過我的計算,這種目的應該可以實現。” “我通過超大功率的脈沖激光器當鑰匙,讓激光器按照指定方式和強度射進大氣湍流中,造成擾動。” “只要我的模型和解析公式是正確的,那么激光產生的大氣擾動就一定能在目標區域生成強烈的天氣活動,比如雷霆風暴和颶風暴雨。” “方院士,這就是我的想法。” 對面。 方成民一臉震驚。 這個想法,未免也太超前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