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以前衛寧還不知道這兩句詞的穿透力,現在切身體會到,才知道歷朝歷代百姓究竟多么苦。 李叔好歹還是行伍退下來的士卒,尚且也如此卑躬屈膝,其他百姓小民呢? 在這個階級分明的時代,百姓連最基本的生存保證,都會被兼并、剝奪。 土地兼并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本質上都是強者多弱者的掠奪,弱肉強食,富了權貴,苦了小民。 壓榨到普通百姓最后一點點剩余價值! 社會現狀就是如此,衛寧也沒辦法去改變,但他現在能改變李叔的情況。 衛寧讓李叔先回去,放寬心,他會解決這些事。 自衛寧被封大庶長以來,他很少會利用自己身份去做什么事,也沒有什么事是需要他用身份便利去完成。 衛寧輕輕嘆口氣,對趙策道:“先去一趟藍田縣吧。” 趙策重重點頭,他比較熱血無腦,遇到這種不公的事從來都想著打打殺殺。 可這不是戰場啊,打打殺殺解決不了問題,現在講究的是人情世故了。 衛寧騎著紅將軍,帶著趙策先去了一趟藍田縣衙。 他從藍田縣衙那里得知了潁陰侯的住址和過往。 潁陰侯叫灌彊,他是開國大將灌嬰的孫子,世襲罔替,繼承了他爺爺的侯位。 灌家是開國權貴,家族背景深厚,社會人際關系復雜。 和衛寧不是一個檔次的。 在封建社會,家族權貴程度的體現是在人脈關系上,一家一族就算擁有再多的人手和勢力也沒用。 社會是一張網,在辦什么事,做什么事都需要人脈,華夏自古就是人際社會。 人際網絡的強大,才能體現一個家族的勢力究竟多么龐大。 三代人,歷經七朝經營的人脈網絡,絕不是衛寧這種才被提拔上來的大庶長可以比擬的。 衛寧帶著趙策來到灌家府邸,一切行為舉止衛寧都彬彬有禮。 灌家中廳內,潁陰侯灌彊親自接見了衛寧,也算對衛寧這名大漢新貴的尊敬。 衛寧謙卑的抱拳道:“下官參見侯爺。” 灌彊是個個子瘦高清矍的老者,雙頰的法令紋很深,見到衛寧,皮笑肉不笑的道:“衛大庶長不必客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