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宰相蕭瑀出班反駁道:“佛法興自各朝,弘善遏惡,冥助國家,理無廢棄。佛者,實為圣人也。” 只聽傅奕繼續引經據典,苦口婆心勸阻太宗皇帝。 “自三皇五帝時未有佛法,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君明臣誠,年祚長久。” “至漢明帝始有胡佛,明帝在位一十八年。其后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兩晉、南北朝事佛漸謹,年代尤促。”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曾三度舍身施佛,然為候景所迫,餓死臺城,國亦尋亡。” “事佛求福,實乃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敬,實乃西域末法夷犯中國,陛下萬萬不可大興佛事,引來民間效仿。” 唐三葬腦子一抽,一拍巴掌贊道:“說的好!” 朝堂上的所有人嚇了一跳,隨即面露古怪,紛紛側目。 太宗奇道:“御弟也認為太史丞所言有理?” 哎呀,這一激動糟了,善了個哉! 唐三葬嘴角扯了扯,摸了摸光頭,心中飛快轉動:“貧僧認為佛有好的一面,卻也有不足之處。” “勸人心向善,可以改變民風,但因為事佛而背親出家,只尊佛而不知親疏,不知君臣尊卑卻不可取。” “另外,天下廟宇收受香火,大肆置辦良田卻不事勞作,長久下導致普通百姓無地可種,生活窘迫,卻是失了我佛本意。” “所以貧僧自當發揚好的一面,摒棄佛門中的惡俗陋習,實現我大唐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 這一剎那,唐三葬的形象在朝堂上瞬間高大起來。 看看,什么叫有德高僧? 作為佛門領袖,能正視佛門的弊端,承認不足,這才是有德高僧! 就連反對興佛的傅奕都不禁折服。 太宗拊掌贊道:“御弟侍寵而不驕,居高位而不爭,淡泊名利只為蒼生,實乃我朝之幸!” “既如此,便如御弟之言,不用勞財傷民,水陸大會一切從簡吧!” “陛下圣明!” 所有臣子拜服! 隨即選定九月初三,黃道良辰,于化生寺開啟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陸大會。 至于從全國選取一千兩百名大小名僧,分派上、中、下三堂,打造禪榻,準備諸般佛前物件,卻是不需要他來操心。 唐三葬抽空回了一趟瑤池,只見王母愈發的明艷動人,一顰一蹙間風情自生。 果然有愛情滋潤的女人就是不一樣! 抹了抹口水,唐三葬摟著王母,“寶寶,想死我啦!” “就會說一些漂亮的話兒來哄騙與我,逞口舌之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