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今關東時局紛亂,不是你們兄弟所能平定,而關中已由桓氏所據,并非輕易可下。 “我觀老羌(姚弋仲)早有進取關中之心,我死后,你們兄弟當率眾渡河,進攻并州,放開道路,使老羌與桓氏相爭。 “并州張平,并非你們兄弟的對手,待奪取并州,則可坐觀老羌與桓氏的成敗,伺機發兵奪占關隴,若能占得關隴、河東,則大事定矣!” 說罷,此前還自以為北方再無對手的苻洪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六歲。 其長子苻健繼領部眾,遵奉其父遺命,率領十余萬軍隊渡河北上,進攻并州。 正如苻洪所言,姚弋仲早已窺探關中許久,得知氐人放開道路,姚弋仲立即派遣其子姚襄領軍五萬西進,準備趁著桓熙主力尚在隴右的時機,奪占關中。 而此時,桓熙正與東出的涼軍僵持于狄道(今甘肅臨洮縣)。 狄道,在先秦之時,為狄人所居,故而命名。 晉涼大軍分別在洮河東西兩岸設置營寨,隔河對峙。 桓熙在獲知此戰涼軍主帥并非謝艾,而是張重華親征,不由松了口氣。 不過,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他還是將此前分派出去占據城池的諸將盡數召回,帶來了前線。 鄧遐、鄧羌、楊安、石越等人皆在其麾下聽命,就連此前留守隴關的桓伊,也率了兩千將士前來狄道助戰。 張重華麾下有涼軍三萬步騎,而桓熙則有兩萬晉軍。 晉軍自是精銳,而涼軍也是跟隨謝艾屢屢以少勝多的精兵,并非王擢麾下的烏合之眾。 敵眾我寡,不可力敵,只能智取。 桓熙一時之間,也沒有破敵良策,而張重華也不敢冒然渡河,擔心遭遇伏擊,二人于是僵持下來。 雙方主力不曾決戰,但斥候之間的戰斗卻從未停止,雙方互有勝負。 夕陽西下,洮水之畔,又是一場斥候間的小規模戰斗結束,這一次,是晉軍笑到了最后。 打掃戰場之時,兩名晉軍為了一件戰利品而爆發了沖突。 “是我先看到!這本應該就是我的!” 一名晉軍握著從涼人身上摸來的玉佩,說道。 另一人則堅持道: “此人是我所殺,此玉當為我所有!” 由于斥候之間的戰斗過于兇險,桓熙為了激勵斥候奮戰,準許他們私自搜刮戰利品。 一如在兩軍決戰之時,站在隊伍最前排的士兵總是能夠受到最豐厚的賞賜。 二人各有各的道理,爭執不下。 吵鬧之時,言語越發激烈,最終被怒火沖昏了頭腦,繼而拔刀相向。 這一幕,被鄧遐偶然撞見,他勃然大怒,上前奪過玉佩,怒斥道: “大戰當前,竟然為了此物而自相殘殺!來人!速速將此二人拿下,押解回營,待我稟明主公,以軍法處置!” 說罷,將玉佩砸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二人驚懼不已,若是依照軍法處置,他們二人哪還有性命,趕忙跪地求饒: “還請將軍開恩,我等再也不敢了!” 鄧遐卻不理會,執意將二人帶到桓熙面前,向桓熙說明情況,請求道: “主公,此二人罪責當誅,還請主公下令,殺之明證軍法!” 哪知桓熙的注意力卻不在如何處置二人之上,而是受到二人反目的啟發。 他欣喜若狂的抓住鄧遐雙臂,笑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