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黔省的山貌不同于湘省的屏崖高壁,孤峰直插,九曲盤桓,摩天劈地。 之中山林幽密,溪石森森,再加之此時漫天的詭異藍霧,氤氳有一種鬼氣。 江游沿著溪水向上前行,一路越潦攀嶺,前行了有二十余里,已深入山野,山中寒濕之氣甚重,若是體弱之人被這寒濕之氣侵入,少不了一場大病。 江游練拳練得早已寒暑不侵,但此時被這林中寒氣一激,也感覺到手腳發涼。 體內長生炁在經脈中流淌,把寒濕之氣逼出,這才舒服一些。 深山荒寂,路險且長,山中水脈密布,有白練倒掛,石梁飛瀑,泉轟風動,不知覺間,天色已暝,寒氣更盛一籌! 常言道望山跑死馬,江游見前方藍光瑩瑩處,感覺距離不遠,但跑到現在,也沒有趕到,藍光隨著天色的暗淡,光芒也逐漸微弱下來,最終消失。 江游此時已經攀到嶺端,只見此處衰草靡靡,山高風冽,草上結霜高寸許,而天上墜下的光球,江游記得就在下面的山坳中。 趁著現在還有一些稀薄的天光,江游不敢耽擱,直接從山嶺越下。 因為光球撞碎山峰的關系,山坳中的山體已經滑坡,翻出來的山石把山坳填充了一半,石骨裸露。 江游跳躍到一塊大青石上,青石一半陷在土中,一半露在外面,地崩后,山體小部分斷落、滑坡,這巨石是從地下深處顯露出來的。 “這是什么?” 江游伸手在石頭上撫摸,上面刻了兩個大字,刻痕深重,江游借著天上映出的藍光,依稀辨認出這兩個字還是金文! 江游因為一氣長生功的關系,學習了小篆后,捎帶手的也把歷史上的一些古文字粗略學習一遍,以備不時之需,憑借他過目不忘的超凡記憶力,這些文字學起來很是輕松。 現在果然是用上了了,金文也叫鐘鼎文,是鑄造在殷商與周朝青銅器上的銘文,分為四種,即商朝金文、西周金文、東周金文和秦漢金文。 這上面的就是秦漢金文。 “東王!” 江游一念出來,一剎那間,浮思不斷,“東王?東王公,東華帝君?難道又是一處仙人墓葬?” 江游頓時膽寒,他著實被羅山女仙嚇的夠嗆,此時又在深山中發現一處刻有東王的石頭,難免會多想。 “也不會每次仙人復活都讓我趕上了吧,或許只是古人來此憑吊所留下的金文吧!” 江游自我安慰,隨即再在周圍翻找,在翻找的時候也開啟了通幽,但依舊是一無所獲。 “難道是自己想多了?”江游本以為那從天而降的大光球,應該有某種神異,或許有大造化在其中,所以才不辭艱辛,第一時間趕來尋找,但終究還是來晚了一步,雖鎖定了這一處山坳,但光球在不發光后,諾大的一片山坳,自己如大海撈針一般,如何尋找? 此時天色完全黑了,在山中,沒有城市光源的漫反射,一旦黑下來,就是伸手不見五指,江游已經放棄,正準備離開時,突然發現就在山坳的盡頭,有一處綠色熒光。 這熒光極為的微弱,要不是天黑下來,還真是發現不得。 江游見此,立刻向熒光處奔跑,離得近了,才看清楚,前方是一大片的松林,古松在山間不知生長了多少歲月,黑色的松皮開裂如龍鱗一般,樹枝虬勁,松林前方,那熒光竟然一顆綠油油的小樹苗,通體散發熒光,其根莖處竟然是一口青銅大鼎,小樹苗就是從鼎口長出來的。 大鼎的鼎腹陷在泥土中,看樣子和那東王青石一般,也是從山中沖出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