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 第53章 無妄-《春秋王旗》
第(2/3)頁
出了客棧的少年背上了一只包裹,一路往小鎮東口的自家院子走去,有了這些銅板之后,他現在還有一件事情沒有著落,就是那座老酒鬼在世時曾與朱氏談買賣買過來的院子。
小鎮上不到四百座院子,以前的時候很少會有空下來的,因為要湊足那三百八十六數,所以只要有人離開,就會很快又有新人家搬進來,但少年依舊知道,一座院子只要時間長久無人住著,就會很快凋落破敗,墻倒屋塌,這是他從那些零星散落在小鎮周圍的鹽井棚戶上得來的經驗。
一路東行路過五方亭的時候,好巧不巧碰上了那個正式接手了鎮南北靈觀觀主之位,道號白生的小道士,一身青色道袍,頭戴一頂魚尾冠,笑瞇瞇從鎮南穿過五方亭路口,好像是要去往鎮北。
兩人不期然的會面,看著背了只包裹的少年楚元宵,白生挑眉一笑,吊兒郎當道:“小道看施主這個打扮,是準備也要離開鎮上了?”
楚元宵自然也沒有隱瞞的必要,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小道士見狀也不見外,往前走了幾步靠近少年,隨后擠眉弄眼嘿嘿一笑,“要不要小道給施主占上一卦,算一算此行順遂與否?”
說完之后見那少年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隨后一臉懷疑之色,小道士就深覺自己那一手學冠天人的占卦本事被人輕瞧了去,所以趕忙抬頭挺胸,鼻孔看人,胸脯拍得梆梆響,“施主可莫要輕瞧了小道這一手算卦的本事,師承出自我道門大掌教一脈,大凡占卦解簽,看相測字,實打實無一不精,無一不準,一卦之后,保準能叫施主清清楚楚離鄉,明明白白趕路。”
說罷,眼見那少年還是不為所動,小道士白生又眼珠一轉,突然就長嘆了一口氣,用一只手背砸在另一只手心上,然后一臉肉疼朝著少年道:“若是施主還是不信小道算卦的本事,那不妨你我就做一筆買賣如何?”
打定主意不打算再給這小道士掏錢的少年,聞言反而有些好奇,“什么買賣?”
“想必施主還沒有找到人去托付你那座院落的看門差事吧?”
白生嘿嘿一笑,又道:“今日施主若是愿意花上三文錢讓小道大展一次算卦的身手,以后施主離鄉遠游,你那院子就由小道來負責照看,保管給你照顧妥帖,旁人搶不走,也不會叫它遇上變天就漏風又漏雨,還不收施主的看門錢,如何?”
這個買賣聽起來倒是可以,少年正在發愁應該將那院子托付給誰,畢竟小鎮上曾經跟他還算關系融洽的那些熟人們,基本都已經離開了此地,如今剩下的那些鎮民,一個個與他都只能算是點頭之交,實在不好求人辦事。
眼見買賣有門,道觀又能進三顆銅板的香火錢,小道白生又趕忙捏了捏衣袖加把勁,看起來卻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一般,咬著牙道:“施主若是不放心,你我之間也可以立一張字據,保證你下回回鄉時,你家那院子還是原模原樣,若有不妥,小道賠你修房子的銀錢!”
少年有些狐疑,“道爺為何如此執著?三文錢算一卦,還要攬下如此麻煩的一樁事,值?”
白生一臉苦相,“施主你是不知道,俗話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我家那位老觀主雖然道法高深,可賺錢的本事實在是差了些,結果如今他倒是一走了之,卻留下了小道都快窮得解不開鍋了,眼看就要被逼著要學你一樣去挖野菜填飽肚子,如此倒也還好說,可總不能窮了廟里的神仙不是?”
楚元宵點了點頭,“那就算一卦?”
小道士聞言,喜形于色,趕忙應承下來,可抬手在身上道袍衣袖里摸了又摸,竟就真的連一顆銅板都摸不出來,真如他所說一樣,快窮得揭不開鍋了。
半晌之后,就只能有些尷尬地看著少年道:“施主能不能再借小道三文錢,待我幫你算完卦就還。”
楚元宵就這樣最后又多揣了一張紙,才回到了鎮東口那間院子,那個小道士確實如他的那個買賣提議一樣,收三文錢算一卦,還給他簽了一張負責看院子的字據。
不過那三文錢的收錢方式,還是跟道觀里的那個說法一樣,沒收他手里的錢,解釋說這是預備的盤纏,拿走一文就少一文,萬一出門在外不夠用就不太好了,他還是老辦法去那云海間劃賬就是。
至于那個算卦的結果,小道士念念有詞說了一大堆,先說什么“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又說“行人之得,邑人之災”,楚元宵自然聽不懂這些,不過最后的解釋他倒是聽懂了,說來說去總之就是個一路順風,萬事大吉,好得不能再好的好兆頭!
楚元宵聽那小道士如此說,也沒有往心里去,總覺得那個道號白生的家伙,其實就是奔著他那三枚又三枚的銅錢來的,說什么萬事大吉,大概只是為了說兩句好聽話,好讓他能高高興興掏錢而已。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醴陵市|
南宁市|
和田县|
中宁县|
肇东市|
犍为县|
徐水县|
苍梧县|
石河子市|
绩溪县|
榆树市|
盐边县|
鲁甸县|
阳泉市|
岳阳市|
合作市|
湘西|
喀喇|
监利县|
简阳市|
镇原县|
云浮市|
遂平县|
都昌县|
广丰县|
乃东县|
积石山|
罗山县|
新沂市|
承德县|
葵青区|
安宁市|
临沂市|
盐山县|
武鸣县|
右玉县|
马尔康县|
崇义县|
青海省|
浦城县|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