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老的差不多有七十歲了,是個復古派,后面留著個大辮子。 雖然已經是民國了,但當時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做奴隸做出了優越感,一直把辮子帶到了棺材里。 小男孩約莫十一二歲,長得淳樸憨厚,話也很少。 我看了一眼,附在張儷耳邊道:“對面老頭是個太監!” “啊?” 張儷奇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自然是用觀氣術看出來的。 老頭雖是男人,但身上少了男人該有的陽剛之氣,而且他留著辮子、面部光溜溜的,綜合來看,不難判斷。 果然,后來老頭一開口,聲音也很尖細,算是驗證了我的判斷。 一路上很無聊。 老頭主動和我們聊了起來。 他對自己的身份倒沒有掩飾,自稱陶公公,身旁小男孩叫阿誠,是他收養的孩子。 因為兩人年齡差距太大,陶公公一直讓阿誠叫他爺爺。 兩人此番是回陶公公的老家省親。 聊了幾句,我隨口道:“公公,你知道昆侖山在什么地方嗎?” “昆侖山?” 陶公公道:“你們要去昆侖山?” “是啊!” 我說:“你知道它在哪里?” “知道啊!” 說著,陶公公給我們報了一堆陌生的地名和路線。 當時很多地名和現在都不一樣。 我趕緊拿出紙和筆,讓他畫出來。 很快,陶公公畫完了,遞給我們道:“哪怕你們坐車到天水,下車之后還有一千多公里的路要走呢!” 只要有方向,再遠也不怕! 我和張儷連聲道謝。 想不到一個半路偶遇的老太監,居然幫了我們大忙! 研究半晌,張儷小心翼翼地把地圖收好,道:“公公,咱們多久能到天水?” 陶公公道:“不出意外的話,七日即可抵達,但一般都會出點意外。” “啊?” 張儷道:“這話怎么講?” 陶公公朝窗外看了一眼,道:“若一直是這樣的天氣還好,可一旦遇著大風大雨,斷路塌橋乃是常有之事,難免耽誤幾日。若是運氣再背些,搞不好還會遇上幾樁邪門事情。呵呵……你們很快就知道了,不用我多說。” 本來我和張儷心情挺好的。 以為坐上了頭等車,就可以暫時無憂了,甚至能欣賞一路的原始風光。 但陶公公的話,瞬間讓我倆的心情跌入谷底。 在火車上吃完晚飯,陶公公爬到臥鋪上休息了,阿誠還坐在下面,看著窗外發呆。 我指著頭頂臥鋪對張儷道:“你也上去睡了一會兒吧,今天坐了一天的車了。” “行!” 張儷道:“我先睡一會兒,醒了換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