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人教與闡教弟子少,要保全總歸是有辦法的。 但截教就不同了,縱是圣人,在有其他圣人卷入其中角力之時,也難顧周全。 按照元始的意思,自是讓通天借此整頓截教內部,將那些品性不端之輩送上封神榜,對于他們來說也算是得了正果,有個歸宿。 從而保全截教的根基,傳承道統,如此倒是好事。 對于將那部分弟子送上封神榜,元始沒有半分惻隱。 在他看來,要不是有著截教名頭的庇護,這批肆意妄為之人早該被人斬妖除魔賺取功德了,能去天庭封個正神已經是便宜他們了,總好過神魂俱滅的結局。 這些門人弟子,拖累了截教,也拖累了通天,他自是相當不喜的,更對通天執意庇護他們感到憤怒。 “道不可輕傳,無此福緣,強傳大道,是禍非福,你要執迷不悟到什么時候!” “我之大道,便要截取那天地的一線生機,什么都談福緣跟腳,那是你闡教,而非我截教,既入我門下,我自是要給他們爭取自身大道的機會,讓他們爭得自身的大道。” “結果就是收了一群畜生入門,你卻不管不顧,只傳神通手段,而不行教化?任得他們胡作非為,無規無矩?” “何謂教化?讓他們盡皆修成一個模樣?扭曲生靈之本性,便是教化?又何謂胡作非為?不守我等之規矩,便是胡作非為?” “你......”元始神情難看,“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么?你竟然認為秩序規則是對他們的束縛與壓制,從而否決一切的秩序規則,你太極端了,無序只會帶來混亂,帶來毀滅。” “所以是非善惡就得由我們來定?眾生只得遵守我們的規矩?” “本該如此,你要知道,他們不似我等先天神圣,生而知之,故此才需行教化之功,引導他們走上正途,不墜邪道,適當地規矩約束是必要的,他們看不清自我,需得他人指引。” “何為正途?何為邪道?正邪還不是我們說了算,不管怎么說,舍棄門人弟子這種事,不可能,二哥你眼中的畜生,那也是我的門人弟子,二哥會讓自己的弟子上封神榜?” 元始眼中帶著怒氣:“他們也配與我門下弟子相提并論!能入得封神榜已是他們的福緣造化!” 兩人卻是越發爭出了幾分真火,太清張了張口,不知道說什么,只得散發氣勢鎮住兩人。 商量來商量去,卻始終沒個結果,反倒是兄弟兩人爭論得愈發激烈了。 元始主張截教舍棄大部分品行不端的弟子門人,從而保全截教根基。 畢竟,要保全少部分人,他們終歸做得到,但全部保全,這不可能。 哪怕把西方教拉下水,也做不到。 說不定反倒損失了核心弟子,在元始眼里,這不應該,有此福緣的弟子,不該就此大道斷絕才是。 通天雖然也知道想要全部保全幾乎不可能,但他的性格與大道,皆不會選擇妥協放棄,不可能也要爭一個可能。 不只是三教,關于封神榜一事,尚未流傳于眾生之耳,可真正的大神通之輩,都有所察覺。 大部分人可以不受牽連,卻也有部分視之為機緣。 東海,龍宮,即便大部分龍族都被祖龍帶走,可龍族的底蘊依舊深厚,在洪荒天地留下了不少族人,雄踞四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