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還是等他們年歲大些才帶去玉虛宮更合適,封神之事與人族關聯甚大,既然如此,他們與人族之間的聯系就不能斷了去。 帶回玉虛宮脫離俗世外,反倒不合適,身上的氣運與大勢也難以匯聚。 另外,正好以此觀察一番,看看這二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何為真,何為假,亦或是皆為真? 元始就此離去,而那兩個身負飛熊之相的人,已然算是入了闡教譜碟,算是闡教之人。 也是在這不久之后,兩件事物自天外紫霄宮中飛出,落入昆侖玉虛宮中,正是那異寶封神榜與一件靈寶長鞭,名喚打神鞭,鞭長三尺六寸五分,共有二十一節,每一節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氣息與那封神榜相連,同樣是一件異寶,其威能具有極強的針對性。 這兩件東西的出世,也意味著元始尋到的,確為應劫之人,不然這兩件東西便不會落到他的手中,因為這明顯是為應劫的封神之人準備的。 可為何是兩個人,這個問題始終縈繞在元始的心頭,其他幾位圣人同樣對此抱有疑惑。 姜子牙與申公豹,旁人不知曉的,青玄倒是知道,申公豹便是那沾染了天道氣息的饕餮真靈轉世。 不過在此之前其實青玄也不知道申公豹的具體情況,他不曾大費周章去推演過。 現在幾位圣人氣機交織,對他推演都能造成相當的干擾,他沒必要去費這個力氣。 而他過往所知的,各種版本眾多,真假難辨,就與那哪吒的情況一般。 沒到那個時候,他若是不有意去窺探,也不知到底是哪一個版本。 申公豹雖然名字里面帶個豹字,卻不是妖族,更不是黑色豹子精,而是人族,甚至是商朝一方貴族出身,其名字之中的“公”之一字,實則便是貴族的尊稱。 只論及當下的出身,申公豹卻是比姜子牙要好上不少,算得上富貴之家。 二人入得闡教門下,但成長之中的兩人表現卻完全不同,同樣被傳授了法門,申公豹在修道之上展現出來的天賦卻是要出眾得多,對修行之事本身也更加用心,求道之心更為殷切,好尋仙訪道,好交友。 倒是姜子牙修道資質普通,心思也不再修道之上,對修道之外的事情更加上心,兩人的修為境界差距從一開始就拉開了不小的距離,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元始未能從中辨出真與假來,終是派門下弟子前來將兩人都一并帶回了昆侖玉虛宮教導。 姜子牙為師兄,申公豹為師弟,兩人同拜闡教圣人門下,為圣人記名弟子身份不可謂不高。 縱只是記名弟子,但這等輩分卻是實打實的,與廣成子等一代弟子同輩而論。 也是在這個時候,商朝之內,已有幾分亂象顯現。 商王子獻即位,得聞仲輔佐,強行穩定著局勢。 商朝的統治在數百年間已有幾分腐朽,人祭之風引得多方不滿,在夏朝的制度之上,商朝的刑法要更為嚴苛,等級制度更加分明,巫祝占卜以定政事的風氣走向極端,這占卜儀式的解釋權,就是其統御的基礎。 絕地天通,無神臨世,商朝貴族以神而自居,自稱代天行事,統治天下。 這樣的統治延續數百年,根深蒂固,且越發走入極端。 由此引來了各方諸侯的不滿,但懾于大商王朝的力量而不敢妄動。 帝乙得聞仲輔佐,以聞仲的見識,自是對商王朝的那一套統治手段嗤之以鼻。 受其影響,帝乙有了幾分改革的心思,想要改變這商朝的統治形式,尤其是人祭儀式。 但帝乙的舉動尚未取得絲毫成效之際,便迎來了巨大的阻力,朝中貴族出現內亂之勢,乃至于直接動搖了大商王朝的統治根基。 全虧聞仲鼎力支持,才將貴族的叛亂給強行鎮壓了下去。 可經此一遭,帝乙心氣卻是消磨了不少,他意識到了,他想要做的事情,幾乎看不見成功的可能。 他若是執意進行下去,大商王朝的統治恐怕會先一步從內部自行瓦解,分崩離析。 面對如此境況,帝乙有幾分絕望,卻無可奈何,除非將大商王朝的朝堂之上,徹徹底底給換血一遍。 但那樣做造成的動蕩有多大,無法想象,就算有聞仲這兩朝元老鼎力支持,他也不敢妄動。 察覺到了問題所在,卻無能為力去改變,比之蒙在鼓里更加痛苦,幾次都終究沒能下定決心。 帝乙有子三人,庶長子子啟,受封于微,稱微子啟,次子子衍,以及年幼的第三子子受。 同時,子啟于子受雖為同父同母兄弟,但在生子受之時,其母方為后,而不再只是妃,兄弟二人身份上卻有不同。 子受自幼聰慧過人,且天生神力,異于常人,深受帝乙器重,將其托于聞仲教導,著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