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為前任商王帝乙的親弟弟,帝辛的叔父,卻落得如此下場,造成的影響比可不小,西岐,舉兵反商。
距離西伯侯姬昌逃回西岐也有數年時間,而在逃回西岐之后,姬昌就在暗地里做著準備,致力于發展國力,廣納人才,籌備軍隊,并暗中與不少諸侯聯系,可謂是做足了準備,與姜文煥與鄂順那般憤而起兵不同,姬昌要更加的隱忍,伺機而動。
至于說對于帝辛的恨意,姬昌卻是半點不會比姜文煥二人少半點。
殺子之仇,而且自己被逼著食子之肉,已經成為了姬昌揮之不散的夢魘。
不少人都感覺得到,姬昌的身體狀況自從回到西岐之后,卻是每況愈下,一日不如一日,落下了心病。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姬昌依舊等待了數年之久,才舉兵反商。
在此期間,他招攬了不少人才,其中便有姜子牙。
姜子牙在朝歌城任下大夫督建鹿臺,卻意外撞破狐妖之事而潛逃,隱在渭水之畔,并在此處收了一個名為武吉的樵夫做弟子。
武吉背負命案在身,因為自己母親的事失手打死了人,姜子牙則為其改命,讓其不被尋到。
再至后來姬昌經渭水,得遇姜子牙,看出其不凡,招徠姜子牙輔佐政事。
也是在這個時候,姜子牙自身的命數與西岐相連。
西岐舉兵,各方響應,聲勢之浩大,直接便是蓋過了早已起兵數年之久的姜文煥與鄂順。
一來,姜恒楚與鄂崇禹身死,姜文煥與鄂順雖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但自身的威望卻多有不及,加上倉促之間起事,謀劃不足,是以作為最強大的諸侯東伯候,姜文煥卻被阻于三山關外不得寸進,鄂順已被阻于游魂關,眼見大勢難成。
相比之下,西岐原本在四大諸侯國之中實力相對靠后,但西伯侯姬昌的威望卻是極高,素有賢明,與各路諸侯交好,比如冀州侯蘇護等。
加上長時間的謀劃準備,更是在比干身死之后,人心動蕩之際舉兵,聲勢自是要蓋過東方與南方的。
在姬昌看來,比干的存在對于大商而言,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如此才會將比干的身死時間視為機會。
事實也確實如此,各方響應,人心惶惶之下,諸侯紛紛來投。
而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則在于,姬昌做了一件真正動搖大商統治體系根基的事情,他演繹后天八卦,以此為基礎推出了一套完備的占卜祭祀儀式,即新的統治制度。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祭祀儀式,在某種程度上便是正統的象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