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紫霄宮第三次講道開始,所講之道,正是圣人之道。 不過與前兩次講道相比,此次講道讓不少先天神圣為之茫然。 與前兩次講道不同,鴻鈞此次講道卻是并未傳下任何具體的修行法門。 只傳道而不授法,大道玄妙,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卻是顯得高遠(yuǎn)而空泛,似有所感,卻又無所獲。 不是少數(shù)先天神圣如此,而是大多數(shù)先天神圣都是這般狀況。 用青玄自己的感覺來比喻的話,從大羅之道,到斬三尸之法,就像是加法與乘法的難度,結(jié)果如今突然上升到了函數(shù)。 所以先天神圣的心情他挺理解的,不過,他能聽得懂! 他們修為境界本身就高,加上對于此道有足夠的認(rèn)知,鴻鈞所講大道,讓他們收獲不小。 斬三尸之法,上一次鴻鈞便已經(jīng)將斬出三尸與收回三尸的法門傳下了。 但是三尸歸一,重新融回自身的法門,鴻鈞卻是沒有傳下。 并非他藏私,他是很希望洪荒天地早日有人可證得圣人果位的。 只是這融三尸的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大道不同,便都需要走出屬于自己的路才行,以契合自身的大道,寄托道果于天道,以證圣人。 沒有人可以按部就班地循著前人的路去證圣人之道。 圣人道途雖無固定,但卻必然不會出現(xiàn)兩條完全相同的圣人之道。 圣人的大道,必然是獨一無二的。 一條路,容不下兩人。 是以,契合自身大道的路,也要自己去探尋,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大道,契合天地,融入天道。 青玄也注意到了,鴻鈞在講道之時,也在注意著先天神圣們的反應(yīng),他能夠感應(yīng)到鴻鈞對于一眾先天神圣的審視。 青玄自身也在抽閑注意一眾先天神圣的狀態(tài),對于天定圣人之位到底是如何定下的,他一直都只有猜測而已。 他所知的神話傳說,也只是說到一場蒲團(tuán)之爭罷了,得蒲團(tuán)者得圣人位,誰跑得快,占得住,誰就注定能夠成就圣人。 但他現(xiàn)在經(jīng)歷的卻并不一樣,圣人之位會如何分配,尚有些許懸念。 青玄發(fā)現(xiàn)了一點奇怪的現(xiàn)象,鴻鈞所講的圣人之道,能否領(lǐng)悟與自身修為境界似乎并沒有絕對的關(guān)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