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無論從外表還是毛孔上看,不是柳就是裂。
毛孔更是粗糙,甚至用手電照射,表層的結構非常的臟,幾乎沒有光圈。
這么看它跟石頭的唯一區別,就是塊黑色的石頭,甚至連買買提都不愿意切它一刀。
殊不知這塊璞玉的里面,卻蘊藏著驚世的寶貝!
這時買買提請林凡屋里落坐,茶和糕點什么的也都隆重地擺上桌。
林凡急著撿漏,問道:“有好貨嗎?拿來看看。”
買買提神秘一笑,隨即打開手里的盒子。
林凡上眼一看,盒子里的確是有點好東西。
其中有一塊二兩重的沙棗沁的品質就特別不錯,肉質細膩,油性十足。
然而其中卻沒有蘊含一絲的能量,紫金瞳給出的價格是兩千元。
林凡的目光一直都在外面那塊黑青上,這塊沙棗沁最多就是他撿漏的道具而已,根本沒有任何價值。
但也不能說買買提是騙他,俗話說人養玉三年,玉護人一生!
追看和田玉的起落歷史,在改革開放之前,和田玉的交易是不被允許的。
那個特殊的時期,也不會有人去玩和田玉。
每年的八九月份,大批的和田玉隨著昆侖山的雨水沖進兩河下游,當時的農民隨隨便便就能撿到很多曠世奇玉!
有人自己把玩,有人收藏了起來。
這些玉石商人也都是從農民或者玉農的手里收購過來的。
為了玉石的品質能夠賣上好價,他們自己也沒日沒夜的盤。
塊大的用手,塊小的甚至都含在嘴里,玉石的能量也在盤玩中慢慢耗盡。
所以現在想找到真正的原石,可想而知有多難。
想到此處,林凡笑了笑道:“這個多少錢出?”
買買提想都沒有想,脫口而出道:“小伙子,你要是真想要,八萬塊保送!”
林凡樂了,笑得買買提都有些手足無措。
他們這些玉石商人喊的價格,其實并不是漫天要價。
是想通過價格來讓客戶知道玉石的品質價值,等到客戶講價時,也能知道有多大的優惠力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