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窘迫的趙部-《三國領主時代》
第(2/3)頁
“荊州是最早試行州牧制的三個州之一,荊州府統攬軍政和人事大權,對下轄各郡國人事任免有絕對權力,荊州之太守,遠不及仍實行刺史制的太守有底氣。遠的不說,看看我們巴郡的趙太守,劉君郎上任前后之境遇,主公當知其中差別有多大。”
“況且那劉景升,也是和劉君郎一關剛到荊州上任。”
“新官上任三把火,荊州那些太守都是以前坐上太守之位,擔心劉景升到荊州后大肆安插親信,新人需要位置,但位置不會平空得來,得讓那些老人讓位。太守們為求自保,自然得向州府靠攏,以表忠心。”
“劉景升乃漢室宗親,出身高貴,聽說頗有威儀。”
“屬下以為,太守們很難直接與劉景升親近,但又不能坐以待斃,他們就只有走另一條路:討好劉景升身邊的重臣,希望借重臣的影響力自保。墨衛聽到曹寅與荊州使對話,兩人都稱指使者‘大人’,并未按規矩稱呼為‘州牧大人’,或許正是因為指使者不是劉景升。”
“再者,曹寅越境之前,武陵寇數次進犯我逐鹿領,這武陵寇同樣來自荊州,這僅僅是巧合嗎?現在看來,肯定不是!”
“武陵寇也是受人之托,給予足夠的錢財,他們愿意做任何事。”
“武陵寇和武陵軍,背后很可能站著同一個人。”
“武陵軍越境發生在不久前,但武陵寇很早就開始跟我逐鹿領沖突,那時候劉景升還未入荊州,由此不難推斷,指使者另有其人……”
魚不智恍然大悟。
若非徐庶提醒,他一直將嫌疑目標鎖定在劉表身上。
不清楚官府運作,下意識地認為被大諸侯盯住,純屬自己給自己找事。
回過頭來一想,自己這領主都當得自在逍遙,劉表是州牧級別的高官,哪有那么多時間親自處理政務,有什么事情,自有下面的官員擺平嘛。
指使者是劉表,或者劉表府內重臣,差別是很大的。
如果只是劉表下面的荊州重臣搗鬼,逐鹿領承受的壓力明顯會少許多。
魚不智很慶幸有徐庶這樣的人才在身邊,唯有王級謀士,才有能力根據有限情報和資訊,縝密推理,追本溯源,撥開重重迷霧找到真相。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表明,指使者并非劉表,
魚不智眸中一片清明,道:“看來有必要通知墨衛,深入追查那位荊州使,以及荊州府誰在負責調查武陵軍越境之事。如果我是幕后指使者,為避免被拖下水,會在曹寅事敗后主動請纓,將調查權抓在手中,掌握主動。”
“主公明鑒。”
“趙太守那邊,元直以為應當如何?”
幕后指使者的事暫時告一段落,魚不智想到了巴郡太守趙部。
趙部目前的處境,比曹寅好不到哪里去。
戰役中佯裝率部參加討伐行動,趙部隱于白虎山,益州府因為未追查到巴郡軍行蹤,不敢輕易妄動。后來武陵軍進軍逐鹿城,趙部不得已出手,救逐鹿領于危難之際,也被迫中斷了難得的潛伏機會。
重新露面,立即深切感受到益州府的憤怒。
你丫的以前喊得驚天動地,要去討伐董卓,怎么還沒滾蛋?
為讓你滾快點,州府特意資助了糧草、兵甲等物資,結果你找個地方躲了那么久,壓根沒往洛陽去,這是赤果果的欺騙吧?
最近益州境內到處有人放風,痛斥巴郡太守沽名釣譽,騙取州府支持,此等惡劣之人,不配繼續做巴郡太守,當貶!
流言如潮,一波接一波。
趙部任巴郡太守多年,先后參與平定五斗米道和益南叛亂,聲譽甚好。一夜之間,被說得如此不堪,如果背后沒有人搞手腳,那才是奇怪的事情。
幸好武陵軍神助攻,越境進入巴郡并帶來攻城器械,趙部遂一口咬定,曹寅受了董卓指使,將越境事件上升到“正義諸侯勢力VS邪惡董卓勢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安泽县|
宿迁市|
赣州市|
林西县|
化州市|
洪洞县|
荃湾区|
岱山县|
中卫市|
通许县|
湟中县|
漳浦县|
扬中市|
武冈市|
台东市|
普陀区|
稻城县|
珠海市|
永德县|
峨眉山市|
荃湾区|
陇南市|
渭南市|
开江县|
车致|
家居|
土默特左旗|
临湘市|
华池县|
安国市|
抚远县|
沁阳市|
任丘市|
南涧|
繁峙县|
鄂托克旗|
沈阳市|
开鲁县|
渝北区|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