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自以為是的土包子-《三國領主時代》
第(2/3)頁
盡管心中焦躁,渤海太守府這幾位也不敢講得太多。
昨天魚不智給他們留下了一個鮮明的性格標簽:自以為是的土包子。
不幸遇到一位土包子,話講得多了,說不定適得其反。
逢紀將求援的目光投向徐庶。
昨晚的交流,徐庶表現出的智計和氣度,即使逢紀也欽佩不已。他相信徐庶肯定明白其中利害,也知道渤海太守府運作這件事面臨何等的難度。這個時候,或許只有徐庶能勸魚不智改變主意。
逢紀望向徐庶,徐庶很快察覺。
兩位智者目光碰觸在一起,一切盡在不言中。
徐庶微微點頭,道:“主公,我飛魚領雖不懼黑山軍來犯,但戰事連綿,影響飛魚領鄉民生活,卻也甚是不便。依屬下之見,既然太守大人有意從中斡旋,讓我逐鹿領與黑山軍化干戈為玉帛,是一番好意,不妨從之。”
魚不智道:“我知太守大人好意,但要給黑山軍補償,卻是不愿。”
“我們擄人在先,給予其補償理所當然。況且黑山強而逐鹿弱是事實,花費少數錢財,換來飛魚領和平發展良機,讓飛魚領有機會為領地持續帶來收益,豈不好過讓將士們與黑山軍拼死作戰?主公對逐鹿軍民向來仁厚,應不忍讓逐鹿將士無謂流血,如此,給黑山軍少數補償,又算得了什么呢?”
魚不智狀極懊惱:“元直說的有理,但黑山軍偷襲我們,就這樣憑白給他們好處,總覺得有些屈辱。”
徐庶笑了起來:“主公,黑山軍發現村民被擄時,想必也是這樣的感受。”
魚不智一滯。
見魚不智語塞,徐庶繼續道:“我不擄人,他不犯我,一切皆有因果。”
“以黑山軍實力,偷襲飛魚領固然粗鄙,無非是以直抱怨,情有可原。”
“如今之計,講和強過開戰,太守大人有意助逐鹿領擺脫黑山軍威脅,屬下以為此乃逐鹿領之幸。至于太守大人提出需給予黑山軍補償,屬下也認為是情勢所需。黑山軍多是亡命之徒,無法無天,主公無需與他們計較,送點財物換取飛魚領長久和平,屬下認為值得。”
魚不智想了想,點頭道:“好吧,勞煩太守大人斡旋。”
逢紀等人淚流滿面。
魚不智身邊還是有明白人的,還好有這徐元直的話他愿意聽。如此才華橫溢的一位大才,卻為一個土包子效力,著實令人扼腕痛惜。
還在感慨呢,魚不智那邊又補了一句,讓眾人菊門一緊。
“意思一下可以,若黑山軍獅子大開口,想把飛魚領當肥羊肆意宰割,那就別理他們了,大家直接開戰就是。就憑飛魚領的地勢,想攻破飛魚領,我倒想看看,黑山軍準備拿多少人命來填。惹毛了我,從益州調兵到黑山打游擊,看誰先受不了!”
陳琳忙道:“不智城主放心,在下認為,補償無非是一種態度,讓對方有臺階可下,料那黑山軍不至于太過分,還請寬心,無須焦躁。”
魚不智點頭。
渤海太守府出面,同黑山軍商議談和的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當然,可以先擺出強硬姿態指責對方越境先聲奪人,或直接遣使者談判進入正題,具體怎么做全由太守府把握,逐鹿領靜待結果便是。
逢紀等人記住了一點:談判得據理力爭,不可讓逐鹿領付出太多。
這正是魚不智故意裝渾人、裝土包子的原因之一。
從中斡旋,與黑山軍談判,付出多大力氣,結果會相差迥異。
付出大量補償達成協議,對渤海太守府來講最為經濟,他們要的結果是“和”,不會在意付出多大代價,因為買單的不是渤海太守府而是逐鹿領。碰到魚不智這個渾人、土包子、好戰分子,東西給多了是會發飆的,搞不好就是魚死網破,順便拖袁紹下油鍋。
另一個原因,與袁紹有關。
名門之后,擅長肚皮官司,魚不智對此不習慣,唯恐不小心行差踏錯,索性先給自己主動貼上“渾人”、“執拗”、“好戰”等標簽,構建保護罩。
宴會臨近結束時,袁紹終于提到趙部,袁紹告訴魚不智,趙部太守的問候他已經知悉,詢問起趙部現在的情況。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禹城市|
罗源县|
陆河县|
临澧县|
柳河县|
彭山县|
分宜县|
阳山县|
容城县|
泗洪县|
仁化县|
金寨县|
隆昌县|
长武县|
阜平县|
弋阳县|
永胜县|
沧州市|
阜新市|
军事|
涿鹿县|
武川县|
马山县|
罗田县|
长葛市|
潮州市|
七台河市|
睢宁县|
呼图壁县|
罗甸县|
新邵县|
卫辉市|
青浦区|
迭部县|
沽源县|
丰都县|
南川市|
广东省|
喀什市|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