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龍領-《三國領主時代》
第(1/3)頁
渡過黃河后,逐鹿領和刺血領的部隊拋棄商隊打扮,恢復了戎裝。
建立特別領地地點,前期早已經選定。稍事休整,破虜騎兵輪番出動,在隊伍周圍擔任斥候警戒,步兵部隊則將平民護在中間,徑直趕往目的地。
魚不智隨大部隊前行。
隨著隊伍不斷前行,黃河奔騰翻涌的聲音漸漸遠去。
漢朝曾大量遷百姓入河套地區,劃分郡縣,連接各地的官道不可或缺,雖說后來漢人紛紛回遷,官府對該地區的控制權不斷削弱,直至最終喪失,可官道還是留了下來。循著官道趕路,官道兩側雜草叢生,稍遠點的地方,蒿草竟有一人高,明明是在官道上行走,卻偏偏讓人心生走在荒野中的感慨,河套之殘破凋蔽,可見一斑。
天空攸遠,大地無垠,讓人心胸為之一闊,卻也分明感覺到幾分寂寥。
“塞上江南,塞上江南……”
看著這荒廢破敗的景象,魚不智苦笑著喃喃自語。
“主公,河套早已不是原來的塞上江南了。”
跟在魚不智身邊的徐庶,顯然也有些感慨。
小王平也在旁邊,他本是一個沉默寡言之人,年少老成,但少年心性還未完全褪去,踏上被異族占據土地,看到這番場景,難免有些憤憤不平,道:“剛過黃河沒多遠,就明顯感覺到破敗荒涼,那些匈奴人忒是過分,讓他們在河套休養生息,竟把這片地方搞成這樣?!?
徐庶嘆道:“河套變成這樣,主要是因為羌人的緣故,不是匈奴人。”
王平一楞,隨即道:“請先生指教?!?
“鮮卑崛起,匈奴衰落,南匈奴歸附大漢,被安置在河套地區,常受朝廷雇傭,參與討伐北匈奴、羌亂和鮮卑人,同烏恒一樣成了朝廷的傭兵。后來羌人逐漸進入河套,羌人人口遠遠超過匈奴人,在河套屢與漢軍交戰,三次大規模羌亂,河套都是主戰場,導致河套郡縣遭受嚴重破壞?!?
“朝廷主要力量被牽扯在關中和河西走廊一帶,在河套投入力量不夠。河套連年戰亂,郡縣尚且難保,遑論保百姓,我漢人百姓遂大量遷往關東。人口流失,郡縣受損,朝廷對河套的控制力越來越弱,朝廷控制力削弱后,更難保護郡縣和百姓……”
“朝廷控制力下降,南匈奴各部趁勢獨立,究其根源,正是羌人作亂?!?
“前幾年張角起事,朝廷再也無暇顧及邊疆?!?
“及至現在,朔方、上郡、北地、定襄、云中、五原六郡被完全放棄,上谷、代、雁門、西河、安定等郡也都放棄了一部分,朝廷實際管轄范圍,退到了無定河(桑干河)、呂梁山、河水(黃河)和隴山(六盤山)一線?!?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在西河郡境內,西河之地,河水兩岸都有,河水東面仍歸朝廷管轄,至于河水西面這一片……”
徐庶神色默然,他沒有說下去,這邊是什么狀況,大家都有看在眼里。
王平也沒有說話,只是握緊了拳頭,眸中戰意更濃。
魚不智知道他們現在的心情。
從他有意向在河套建立特別領地那一天起,有權知悉此事的逐鹿男兒,從軍中武將、到謀士徐庶和荀衍,再到易風和翟冏等官吏,幾乎每個人都經歷了從驚訝、激動、再到狂喜的過程,極力贊同這一決定。那些率先獲悉該計劃的領地精英們,對英明神武的領主不吝溢美之詞,魚不智繼逐鹿人公認的“仁主”之后,又被貼上了“英主”、“雄主”標簽。
大漢朝衰落,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可從這些逐鹿人身上,不難看到漢人對守護國土的執著,從未泯滅。
即使是游戲里,領地這些NPC體現出的樸素情懷,仍然讓魚不智感動。挺進河套,對他而言不再只是建立一個據點,還多了些別的意義。
一路向前,奔走近一天,除了兩支小型商隊,路上沒有遇到過往行人。
路上還經過一個漢人聚居區。
河套被各部羌胡占據,鮮卑人、羌人、匈奴人占絕大多數,可也并非沒有漢人。因為戰亂、朝廷苛捐雜稅等原因,一些漢人沒有離開這片土地,繼續在河套地區生息繁衍。由于缺乏朝廷武力支持,河套地區的漢人,不得不獨力面對游牧民族的搶掠和襲擾,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山县|
玉环县|
崇左市|
玉山县|
环江|
察雅县|
阳高县|
仙桃市|
静宁县|
平潭县|
宝兴县|
吴堡县|
准格尔旗|
顺昌县|
常宁市|
灵川县|
红河县|
湘西|
游戏|
门源|
吴桥县|
芜湖县|
梨树县|
南汇区|
咸丰县|
明水县|
吕梁市|
宁武县|
延边|
云龙县|
古丈县|
进贤县|
阳城县|
青龙|
富民县|
登封市|
汾阳市|
新乡市|
汪清县|
昆明市|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