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鑒定古玩這個環節本來就不難——除非是我當時經過的那種,所以他們很快完成了所有題目。 蘇雨和馬元包括洪陽都是全對的。 不過鑒定古玩的能力只是選擇古玩協會會長的其中一個評判,所以打平也無所謂。 接下來就是針對上任會長以后構想的演講。 我不知道馬元準備了什么,不過我是提醒過洪陽的。 在所有人,甚至是直播屏幕后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順序排出來。 蘇雨是第一個講,而馬元是最后一個講。 先講有先講的好處,后講有后講的好處,順序倒也是無可厚非。 “各位,鶴州作為古玩之城時間已經很久了……” 在眾人面前,蘇雨毫不怯場,十分自然地講之前準備好的東西說出來。 背后還有ppt不斷滾動播放一些相關的圖片和標題。 讓人感覺就像是在看一場大型的ipo一樣。 “臨安城原本也是古玩之城,甚至還是以前宋朝的古都。” “沒有經過產業升級,最后被快速發展的社會所吞沒,變成了夕陽產業……” 前面的陳詞過后,蘇雨開始講臨安城的例子。 當然,所有人都認同,只要是做古玩這個行業的,誰都不想鶴州變成下一個臨安城。 所以從從業者的角度來說,蘇雨在幫所有人找一條出路。 古玩的出路對我、對蘇雨來說,只有一條——把產業變成一種文化。 我們歷史悠久,才能夠有豐富的古代器物,才能發展古玩。 說白了,古玩整個產業都是以過去發生的事情為依托。 “古玩連接著過去,所以我們現在需要把他搭在未來的脈搏上。” 蘇雨緩緩開口,回頭看著一張樹狀圖,“以古玩為中心,聯系各種正在發展的產業。” “讓古玩成為一種文化,就是我們古玩的出路……” 蘇雨演講的時候比較冷靜,樣子也不像二戰小胡子那種能夠感染人,但是所有人都會被她真誠的話所打動——她是真的在為未來古玩的出路所思考。 演講結束,她微微鞠躬,贏得了全場的掌聲。 當然也贏得了看這場直播的觀眾的贊賞。 從直播的角度來說,蘇雨已經是當之無愧的會長。 第(1/3)頁